重庆的忠县这史上唯一的忠字县城,有着
2022/8/3 来源:不详白癜风诚信单位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
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也是三峡唯一的“半淹县城”。
贞观八年,唐太宗赐名忠州,后改为忠县,是历史上唯一以“忠”字命名的县城。
唐太宗为什么要赐名忠州?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名字的意蕴竟然贯穿古今,最终形成忠县独具特色的忠义文化,这蕴含的千秋忠义像道道星光,辉映着忠县江面上那蔚蓝的天空。
唐太宗赐“忠”的时候,这方土地上有战国时期的巴国将军巴曼子,巴曼子曾因内乱向楚国借兵求援,并以巴国三座城池作为酬谢。
楚王发兵平息了巴国内乱。楚王派人找巴曼子索要城池时,巴曼子以头留城,挥剑自刎,用死谢食言之罪。楚王以上卿之礼,将巴曼子的头颅予以厚葬。
三国大将严颜,是忠县人。当年,张飞生擒严颜,,喝令将严颜斩首。严颜面不改色,“我州只有断头将军,而没有投降将军!”。张飞为其所动,释放了严颜,并引为宾客。
后来,忠县人为了纪念严颜,将其出生地乌杨镇的那条河取名将军溪,所在地乌杨镇的那个村取名将军村。县城也有以严颜的名字命名的严颜路、严颜桥、严颜碑等。
在朝天门的重庆历史名人馆里,还有严颜的塑像和事迹介绍。
东吴名将甘宁,也是忠县人。甘宁初附刘表、投奔孙权、解围夷陵、对峙关羽、夜袭曹营、夺取皖城、救主合肥,最终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为三国时期有名的“忠勇将军”。
这是唐太宗以前的忠县,在此我们真是佩服其眼光,唐朝以后,忠县依旧忠勇。
这里有古代唯一载入正史,与将相一起列传的女将军——秦良玉。
秦良玉是土生土长的忠县人,其丈夫马千乘,是西汉开国功臣马援的后人。
年,马千乘因遭到诬告,死于狱中。秦良玉代领了丈夫的职务。
年,后金侵入辽东。秦良玉闻讯,亲自率领人前往辽东,驻守山海关。
当努尔哈赤围困京师时,秦良玉又率部进京勤王。张献忠转战于四川等地时,秦良玉回故乡数次与他作战。
年7月,秦良玉以75岁高龄病逝,被南明王朝追谥为“忠贞侯”。
忠县罗家岭人罗广斌,其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长篇小说《红岩》,也是表达忠勇精神,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
作品中,很多人物曾在忠县这个舞台上,演出了威武雄壮的人生活剧。
忠县本世纪曾再让国人泪目,国家建设三峡提出“开发性移民”。从年到年,忠县完成四期移民迁建任务。最终半个县城被淹没于长江,包括县城1座、集镇10个、乡镇12个,移民人,外迁人数人。
年2月22日,洋渡、新生、复兴三镇的名移民先后登上“长月号”客轮,迁往湖北省荆州市。
8月23日,涂井、甘井、洋渡镇的名移民登上“长展”、“长鲲”两艘外迁移民专船,起航远赴山东。
年8月14日,乌杨、甘井、新生、东溪、石宝6个乡镇名移民奔赴湖南。
九年时间,忠县人民服从大局,挈妇将雏,远走他乡,一路江风呼啸,却吹不干他们脸庞的大滴泪珠。此后,又有多少忠县人,会记得三峡这个名词的沉重分量。
留下的忠县人守着半个县城,也是从头再来。忠县曾是三峡农业大县,距离重庆多公里,交通一度非常闭塞,这里号称是“三峡橘乡”,此地的“柑橘网”线上年均交易额突破21亿元。
近几年来,忠县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以重大项目引领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自年以来,忠县活力加速迸发,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持续位居重庆前列,其中6个季度位居重庆第一。
去年,忠县成功举办长江三峡国际马拉松等赛事活动,余家知名企业、客商投资忠县,2.1万名忠县籍在外人士回流忠县,3.4亿人次网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