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忠县轮渡,船长自掏腰包补贴菜农只想
2025/4/22 来源:不详本文系真实案件,资料来源:
百科词条——《渝忠客》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案件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
重庆被称为山城,它自古以来就山多水多,交通也不是那么的方便。
在以前的时候,住在山里面的人们想要去县城,要么靠双腿跋山涉水,要么就去坐轮渡去城里。
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山村里面渐渐地都通上了公路。
虽然交通更方便了,但是老人们也有自己的烦恼。
他们经常在家里种一些水果蔬菜,到了成熟的季节,就会弄到城里去卖,换成钱补贴一点家用。
乡村汽车容量有限,根本装不下这么多菜农的菜,很多时候等了好久都挤不上去城里的车。
这时候,他们都会选择坐渡轮去城里面。
当年从村里去县城的渡轮有很多,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逐渐少了许多。
渡轮因为损耗大油耗大赚钱少,很多人都选择放弃了这个行业。
渐渐地,忠县的渡轮就只剩下了覃大益一家,还勉强经营着这个轮渡。
无论刮风下雨,覃大益都风雨无阻的一大早就开着轮渡在忠县的个个渡口接人。
渡口站着的都是一些老年人。
他们要么背着一背篼菜,要么挑着沉重的担子,里面装满了新鲜的瓜果蔬菜。
这天覃大益照常接人,船刚停靠在码头,一个老大爷就颤颤巍巍的挑着担子上船。
只是因为下过雨,地上湿滑,老大爷一脚踩下去竟然差点滑倒在地。
还好覃大益眼明手快,他上前一步扶住老大爷,顺手接过大爷的担子放在船上。
他皱着眉头说道:“大爷,你一把年纪,不要弄这么重的东西。”
大爷心里长出一口气,他笑呵呵的说道:
“不弄怎么行,到时候没吃没喝怎么活下去。”
覃大益不说话了,因为在这条线上,他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老人,数都数不清。
船继续向前面开去,整个行程要两个多小时,大爷就枯坐在凳子上,看着船外的景色。
覃大益看到他枯瘦的脸,不忍心的递过去一个面包说道:
“你每次早饭吧,先吃点垫垫肚子。”
老大爷惊喜的接过面包,他们这些菜农每天四五点就要起床,将最新鲜的菜摘好。
再马不停蹄的挑着菜刀河边等船,根本来不及吃饭。
老大爷千恩万谢的对覃大益说道:
“谢谢你,没有你这个船,我们以后都不知道怎么办,你可千万不能不开船了啊。”
听到老大爷的这话,覃大益心头却泛起苦涩。
这条船每天开支这么大,他一年天一天都不敢休息,可赚来的钱也只够勉强维持。
老婆已经无数次跟他闹过,让他把船卖了换一个工作。
现在只要有手有脚,做什么都比开这个船赚钱。
可覃大益每次看到老人祈求的眼神,卖船的心思再一次被按了下来。
第二天覃大益照常在开船接送客人,他又遇到了昨天的那个老大爷。
老大爷笑呵呵的挑了一担子橙子,要去县城卖了换钱。
他看到覃大益双眼一亮,立刻拿袋子装了满满一大袋橙子递给覃大益:
“谢谢你!这是自家种的没打药,拿去吃。”
袋子里的橙子个个金黄圆润,散发着独属于橙子的香气。
覃大益不好意思的摆了摆手:“我不要了,你们留着自己吃。”
老大爷听到他的推拒,立刻不高兴了:
“你平时帮我那么多,吃几个橙子怎么了?你要是不收下,我觉都睡不好。”
“再说了,没有你的船,我们根本没办法去城里卖菜。”
覃大益听着听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看着这群淳朴的乡亲,他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新的出路不能把船卖掉。
否则这一群乡亲又该怎么办?
覃大益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在网上开设账号,将自己和乡亲们的轮渡故事发上去。
没想到视频一经发出,就引来了很多的好评。
有网友说道:“看着这些爷爷奶奶,就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当年他们就是这样把我养大的。”
网络带来的流量,让覃大益的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
虽然也就只比以前好一点,没到卖船的地步。
可他开始想着,怎么用这些流量来回馈给乡亲们。
他开始在船上设了一个免费的早餐点,只要早上上船的乡亲们,就可以免费领一个鸡蛋一碗粥。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一个鸡蛋一碗粥根本不值钱。
可对没吃早饭去城里卖菜的乡亲们,却是一整天的温暖。
乡亲们上了船,就自发的排队去领早餐,填饱肚子才有精力去城里卖菜。
覃大益每天坚持帮老人挑菜上船,到了县城还主动帮那些不识字的老人卖菜。
忠县县城的码头,到处都能看到菜农们的身影。
等到菜农们卖完菜,他们也舍不得去买点吃的,就再次坐上覃大益的船回家。
覃大益用自己的力量,守护住了忠县最后一条轮渡,也守护住了那一帮父老乡亲。
(文中姓名均为化名,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