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粮心谋发展种养结合为粮安

2025/5/23 来源:不详

白癜风告别援助 http://pf.39.net/bdfyy/zjft/171020/5777837.html

重庆市忠县仕钦家庭农场秉承生态优先、种养结合的绿色发展理念,实施水稻规模化、现代化种植,担当撂荒地整治责任,开展农业机械化作业等社会化服务,走出了一条家庭经营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仕钦家庭农场位于重庆市忠县花桥镇宝胜村6组,创办于年,年登记注册为个人独资企业。农场流转田地亩,主要从事水稻种植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场建有平方米的大米加工厂房1座,配套20吨、12吨、6吨加工能力的烘干设备各1台,有收割机3台、拖拉机带旋耕机4台、插秧机5台、载重8吨的货车1辆、喷药无人机1架。年,农场被评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2岁的农场主沈仕钦早年在外务工,年返乡创业从事农业生产,农场初创时经营面积仅有25亩。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农场主意识到这是发展农业的好机遇,于是流转土地扩大经营规模,开展水稻、玉米种植以及生猪、塘鱼养殖,推行种养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现如今,农场经营规模已经突破亩,年产稻谷余吨,年产值达余万元。

一、不忘“种稻”初心,筑牢“粮安”基础

农场把花桥镇外出务工人员无暇耕种或不愿耕种的田地接手过来进行代耕代种,通过土地整治,逐步形成连接成片、适宜机械化作业的良田良地大幅减少了撂荒土地面积。一年,农场以亩均元/年的价格流转了周边余亩土地。农场带头在全镇推广两系稻,相比传统的三系稻,两系稻的抗病虫性更强,亩均增产20%以上,且磨出的大米含有更丰富的维生素、铁等营养元素,清香可口,颇受市场欢迎。在农场的示范带动下,花桥镇两系稻规模化种植率达95%,成为重要的产粮基地

二、发展复合农业,实现种养循环

农场坚持种养生态循环的理念,同步发展塘鱼、生猪饲养。农场建成年出栏头商品猪的小型养殖场,用种植的玉米作原料饲喂生猪,生猪代谢产生的粪污发酵后又成为粮食生产所需的有机肥。通过种养结合,农场的农药化肥使用量逐年减少,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年,农场尝试发展了20亩稻花鱼养殖。养殖的鱼为水稻翻松泥,增加土壤含氧量和有机质,水稻又为鱼提供食物和生存环境,通过“稻鱼共生”,同一块田地里算出了绿色和经济“两笔账”。年,为应对罕见严重旱情,农场还利用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栽种秋洋芋50亩,有效弥补了经济损失。

三、推进农机作业,拓展对外服务

随着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农场进一步改造升级,配套建设加工厂房,购置烘干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节约了种植管理成本,为对外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奠定了基础。从年起农场开始为当地和周边乡镇的农户提供代耕、代收服务,作业面积累计达2万亩。通过开展社会化服务,农场年均增收20万元,同时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缺乏劳动力和劳动力成本高的难题。

四、情系邻里乡亲,助力同频致富

在农场的引领带动下,有4户农户发展水稻种植规模达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有11户村民购置了大型农机具,常年帮助当地农户代耕代收,年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农场每年及时兑付土地流转费,带动户村民户均增收余元。此外,农场还常年提供临时务工岗位60个,务工村民日均工资比市场行情高出30元,务工人均年收入近0元。

来源:《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9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