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河故事大宁河
2022/5/1 来源:不详大宁河,秦、汉之际,流域属巫县境,称巫溪;晋代于下游置泰昌县后,改名昌江;自宋代置大宁监后,始称大宁河。古时,亦称高峰河、盐水。今天的“重庆江河故事·长江篇”,我们走近长江左岸支流——大宁河,一起领略她的风采!
大宁河位于重庆市东部与陕西省、湖北省接壤地区。发源于重庆开州区白马镇马营林场,流经巫溪县,于巫山县城巫峡镇东汇入长江。河长千米,流域面积平方千米,其中,重庆境内平方千米。
上游
大宁河在巫溪县两河口以上分为东溪河、西溪河两支。按“河源唯远”的原则,西溪河为正源。大宁河在两河口以上为上游,河长约90千米。自河源东流,入巫溪县境,过高楼至中梁乡,左纳汤加坝河。至两河口,左纳东溪河。
大宁河巫溪县文化旅游委供图
大宁河上游河道蜿蜒,比降甚陡,两岸山崖陡峭,有众多支沟溪流。河槽以砾石、卵石为主,河床较为稳定。
中游
两河口以下始称大宁河。两河口至巫山县福田镇水口为中游,河长约40千米。折南流,过宁厂镇、双溪溶洞,右纳后溪河。宁厂为市级历史文化名镇。镇北宝源山有天然盐卤泉,公元前年即开始制盐,是我国早期制盐地之一。
宁厂古镇巫溪县文化旅游委供图
自双溪溶洞南流入剪刀峡,出峡有巫溪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约平方千米)。过站至巫溪县城城厢镇南,右纳白杨河。90年代初,在巫溪县城以上引进建成大宁河无人值守水文系统,这是三峡区间洪水测报现代化的一次成功科研和实践。
过巫溪县城入庙峡,出峡东流为巫溪县与巫山县界河。
庙峡巫溪县文化旅游委供图
入巫山县境,至福田镇水口右纳福田河。庙峡两岸峭壁对峙,景观奇绝,被誉为“大宁河诸峡之冠”,峡中的“白龙过江”瀑布,宛如一条矫健的白龙,撞石飞越宽近百米的大宁河,形成“飞瀑峡中过,舟从瀑下行”的天下奇观。
白龙过江巫溪县文化旅游委供图
下游
水口以下为下游,河长约50千米。折南流至七里,有大昌水位站(控制流域面积平方千米),过站,左岸有大昌镇。大昌镇有余年历史,其间数百年历为县、郡治所,是《水经注》记载的泰昌县治所。年,长江水利委员会设立了大昌径流实验站,开展三峡区间暴雨径流的实验研究。大昌镇至龙门峡河段俗称大宁河“小三峡”,地处小三峡国家森林公园。
巫山小三峡
曲折南流,经涂家坝入滴翠峡。至太平滩,入巴雾峡,至乌龟滩出巴雾峡,又南入龙门峡。出龙门峡,至巫山县城巫峡镇东,汇入长江。
大宁河小三峡为市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景区,是中国旅游胜地之一。清光绪《巫山县志》载:“石孔沿山峡具有,唐刘晏所凿,以引盐泉。”据考证,大宁河栈道主要用作引盐笕道和交通栈道,其多条支流亦有类似古栈道遗迹。
古栈道巫溪县文化旅游委供图
大宁河流域地处大巴山暴雨区,暴雨中心分布在上游一带。降水量随地势垂直梯度分布明显,高山地带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大于毫米,而河谷地带为~毫米。
本期的“长江篇·大宁河”就到这里,
下期我们继续“长江篇·小江”的故事,
欢迎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