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建国不惧风雨重新出发记重庆六
2022/10/11 来源:不详不惧风雨重新出发
——记重庆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糜建国
重庆的七月,阳光灿烂。
从四公里出发,沿着渝南大道往巴南方向驱车前行,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导航所在地——重庆市巴南区渝南大道60号。摇下车窗一看,就在大门右边,竖起悬挂着一个牌子: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队。
和我对接的是一位叫李兰的女孩,年轻、漂亮,后得知是综合部副主任。在她带领下,我们绕着办公楼转了一圈。李主任告诉我,这个办公区以前是厂房的车间,年,他们从南温泉老基地搬过来。等我们绕到前面大门,抬头一看,上方赫然写着:重庆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这时,我才明白,在这个办公区,住着两家单位。
据李主任讲,去年三月,重庆市地勘局事企分制,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队顺应地勘改革,分成事业、企业两家单位,地质队属事业,隶属于地质队的原“重庆勘察实业总公司”则更名为“重庆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属企业。
阳光下的两个牌子,各有特色:一个白底黑字,显得稳重,不张扬。一个呢,白底蓝字,显得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今天我要说的,就是六零七勘察公司的故事······
一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进入大厅,穿过一段小走廊,豁然开朗处,是一个天井。
静静的阳光透过天井的玻璃,洒在小院里,显得斑驳一片。几只蝴蝶,身着花衣,在天井里面飞来飞去。外面树梢上,小鸟儿们展开翅膀,向蓝天下飞去······
上得二楼,拐角后再上楼梯,又有半层。也就是说,整个办公区域,有两层半。楼下一层,属于六零七勘察公司区域;踏上楼梯,上面一层半,就是地质队。
长期以来,在中国社会环境下,事业单位,被人们视作铁饭碗,是受到羡慕和追求的,如今,面临着选择,还是需要壮士断腕般的勇气。
“为什么敢于打破铁饭碗,选择企业?因为我们年轻!趁着年轻,我们要出去闯一闯!”面对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队伍,总经理李伟这样激情地说道。话语里,充满了坚毅。
改革,一定会带来阵痛,地勘的改革,也莫不如此。事企分制容易,但从思想上转变,难!整个重庆地勘系统,思想转变最快的,六零七勘察公司要算一个。
为了让转制彻底,李伟带头递交了申请书,申请把编制辞掉。紧跟着,党委副书记递交了,监事递交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也递交了······
想起当时的情景,一股豪情在这个八零后脸上升起,甚至带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的悲壮。
悲壮,是有原因的。
本来地质队底子就薄,分家后的六零七勘察公司账上资金,还不够当月发工资,这意味着什么呢?
八零后年轻,有激情、敢闯,是好事,但八零后上班不久,大多没有积蓄,而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开支,到处都要钱:老人看病,要钱;孩子上学,要钱。而且有的还等着工资付房贷、车贷······
六零七勘察公司无钱发工资的消息像长了翅膀的蝴蝶,在二层半的小院内飞来飞去,也飞到了地质队上。
“我们和六零七勘察公司同根同源,现在有难,就应该帮扶!”作为事业单位的地质队,刚刚回来一笔工程款,现在账上有钱,在市地勘局领导下来视察的工作会议上,当场表态,借款万元,帮助六零七勘察公司度过难关。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李伟代表六零七勘察公司全体员工,当场写下借款字据,承诺年底一次性还清。小院内,响起了分家以来第一次热烈的掌声······
为感谢地质队雪中送炭,在秀山县一个涉及合同金额三百多万的地质灾害调查项目时,六零七勘察公司主动让出并全力以赴,帮助成功拿下该项目;而在忠县、彭水、奉节、黔江、城口、巴南、永川、南岸、秀山等九个共建区域,地质队和公司各分了四个后,还多出一个,队上毫不吝惜地让给了六零七勘察公司······
从此,“手拉手,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话题,悄悄在事企之间流传······
二负债前行,鏖战徐州
人们常说,一切从零开始,但六零七勘察公司,却是负债前行。
正是这次的借款,让六零七勘察公司全体上下,凝聚力空前高涨。
不计个人报酬,大家都在默默地努力。
“年,李总飞了18个城市,飞行时间50多个小时,飞行里程达5万多公里!”昨晚深夜,李主任来电告知,李伟刚刚从城口赶回来了。而前两天,李伟太忙,一直安排不出采访时间。
不仅仅是领导班子成员,六零七勘察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像高速旋转的陀螺,停不下来······
夏季,浪漫而美好!
六零七勘察公司命运的转变,发生在去年的夏季。
去年八月,六零七勘察公司艰难拿下徐州一个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这个项目合同金额多万。正是这次成功投标,让员工们信心大增。
当谈到这次投标,大家都热血沸腾,把这场战斗称为“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对六零七勘察公司来说,是事企分制以来,路程涉及最远、金额最大的一个项目,也是六零七勘察公司第一次远到江苏开拓市场。
在连工资都发不起的情况下,这个项目对六零七勘察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们需要一个项目来提高士气!”作为徐州项目经理,蔡灿动情地说道。
“拼尽全力,坚决打赢这场硬战!”在动员会上,李伟说得斩钉截铁。
年7月13日,第一次到徐州。
因为坐火车需要十多个小时,而且还不能直达,还需要中转。
开标时间是8月25日,时间只有一个月零十来天,除了制作标书外,中间还有很多事件去处理,时间非常紧张,怎么办?全部坐飞机过去。于是,由总经理、监事、副总经理、项目经理等组成的十一人豪华团队,浩浩荡荡赶往徐州。到了徐州后,马不停蹄:踏勘现场,了解项目概况,搜集地理环境;布置施工组织平面图,了解本地材料、设备价格;了解当地民风、民俗······一系列专业而又扎实的工作像打仗一样,全面铺开······
年7月20日,第二次到徐州······
年8月22日,第三次到徐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但没想到,三个密码箱的资料,怎么从重庆运送到多公里之外的徐州?
很明显,这么重要的投标资料,必须随时保护在身边,不能离开视线半步。而随人上飞机肯定不行,只有托运。飞机托运,万一被航空公司服务员大意丢在另一架飞机上了呢?投标时间不等人。
怎么办?千里护标!开车前往徐州。
开车要耽搁时间,怎么办?三人轮流驾驶,人轮休,车不停。
于是,22日下午5时,一辆装着三个密码箱的汽车从六零七勘察公司大门驶出的时候,颗心也跟着在惊心动魄地跳动!当第二天上午10时,汽车平稳地停靠在徐州一家名叫“全季”酒店大门口时,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徐州夏天的风,轻轻地吹着,有些懒懒的,有些躁动不安······
几阵风过,就到了24日晚,决战前夜。
为了稳妥起见,大家又开始反复复查标书。不检查不说,一检查,结果发现在商务标的局部报价稍高,和招投标要求有差距。
真正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投标团队非常清楚,竞争对手众多,除有50多家外,而且都很强大。
虽然只是一个细小错误,但为了达到完美,必须修改报价。
虽然来徐州已经几次,但对大家来说,徐州依旧是一个陌生的城市,何况还是这样的深夜,哪里去找打印店?
情况十万火急!
不由分说,大家分头行动,冲进黑夜······
所幸,天助六零七勘察公司,终于从一家专业打印店广告牌上找到电话,并从床上把对方叫起。当最后完美封标后,墙上的时针已经指向凌晨四点。而此时,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睡意全无······
“很好!热烈祝贺!”当中标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回重庆,李伟手机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