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2023年重庆市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

2025/3/6 来源:不详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发布仪式活动现场。华龙网首席记者李裕锟摄

华龙网讯(记者姜念月)近日,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人力社保局联合主办的“新时代奋斗者—年重庆市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发布仪式在重庆广电大厦举行,董小梅、陈席、黄英、简思鑫、唐大焱、王庆洋、时圳熙、乔利有、马光敏、卢东海10人荣获“年重庆市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称号,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此次评选出的10名“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是来自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志愿者、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创新创业等六大基层人才项目及基层工作者先进代表。他们是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奔赴基层干事创业、将青春融入建设祖国伟大征程的优秀代表。

董小梅:用青春之美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巫山县平河乡龙潭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西部计划志愿者)

她担任龙潭村党支部书记期间,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探索出数字化双网格“1+2+3+4”乡村治理机制,筹集社会资金近10万元帮助重点人群,发动村民众筹近20万元改善村庄环境。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她率村民打造龙潭村“一社一品”产业发展,培育产业发展主体12户,种植巫山脆李亩,大棚蔬菜亩,水产养殖60亩。

此外,引进企业投资打造“企业+农户”的数字化果园,成立品牌化包装直播工作室,申请国家专利2项,申请品牌商标30余项,培养乡村直播达人18名,打造7个数字化体系应用小院覆盖户,安装光伏发电10亩。

她还带领村民复耕复种撂荒地和进出地50亩,高标准农田整治亩,新修.6平方景观爱心池。年,龙潭村人均收入达元。

陈席:农村“集体经济”创新的探索者

开州区满月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三支一扶”计划人员)

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他深入学习研究,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推进了集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他牵头探索出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独立自主经营、集体经济联合社托管经营等8种项目发展模式,有效解决集体经济中缺管理人才、缺技术人才、项目选择难等问题。

此外,还建立集体组织成员利益联结模式、闲置资源资产共建共享联结模式等6种利益联结模式,提高群众参与度,增加集体经济收益、带动群众增收。牵头组建成立满月镇集体经济管理有限公司,引领满月镇集体经济联合社发展。

黄英:乡村产业发展的“智多星”

永川区永荣镇纪委副书记、党群办主任(选调生)

从校园到农村,9年时间他扎根基层农村一线,从种茶、制茶到品茶,用行动彰显了乡村振兴青年力量。

扎根田间地头,他是脱贫攻坚“排头兵”。建立起产业扶贫“就业园”“创业园”“致富园”基地,帮助全镇64户建卡贫困户通过“三园基地”实现稳定脱贫,年人均收入稳定在00元以上。

培育文明新风,他是乡村治理“答卷人”。在担任第一书记期间,探索创新了“积分制”治理机制,所在村年被评为“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矢志乡村振兴,他是茶叶发展“土专家”。面对昔日盛极一时的老产业,如何再次焕发生机?他主动前往贵州、四川等地考察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为全镇茶叶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引导、推广全镇茶叶种植。培育标准化茶叶生产企业3家,发展茶叶股份合作社5家、茶叶家庭农场10户、茶叶农户户,茶叶种植面积突破亩,成为永川秀芽最大的生产基地,直接带动余人就业增收。

简思鑫:超越自我,发现设计创新之美

重庆浪尖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设计总监(沙坪坝区创新创业人物)

年,他作为高端设计创新人才被沙坪坝区引进回渝,就职重庆浪尖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一职。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以工业设计为核心,围绕设计推动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设计引领消费升级,他带领团队先后为铁马集团、长安汽车等+企业提供设计创新服务。

在完成各个项目的同时,他带领团队与我市各大高等院校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上不断探索与交流,为我市高等院校培养设计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唐大焱:创业,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重庆叶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北碚区创新创业人物)

多年来,他以镊子作“笔”,粮食为“墨”,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革新技术,开发出五十多款各具巴渝特色的非遗产品,推动五谷粮食画入选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创作完成国内最大的彩色粮食画《人民总理周恩来》,一举获全国金奖,让古老的文化再现活力。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五谷粮食画传承工作室,一边创作五谷粮食画,让原本十多块钱一斤的粮食最高卖到十多万元;一边积极参加各类工艺美术展、旅游博览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这一非遗文化。

王庆洋:破风而行,凸显青年科技创新之美

中国汽研风洞中心副主任(两江新区创新创业人物)

他长期从事汽车空气动力学前沿技术和汽车风洞实验技术研究。年博士毕业加入中国汽研风洞中心,负责完成国内首例气动—声学整车风洞全球轻型车测试规程WLTP资质认证,设计制造了国内首款汽车空气动力学标准模型CAERIAeroModel,开发了汽车风洞气动力与流场联合测量技术,开创了国内卡车大比例模型气动风洞试验先河,在汽车风洞技术应用和拓展上引领了国内行业发展。

他是第六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曾获得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近5年主持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省部级及以上项目4项;牵头或参与发布团体标准3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参与编写汽车空气动力学和风洞技术类专著2部。

时圳熙:用爱心照亮乡村学生求学之路

南川区南平镇中心小学校教师、班主任、英语学科教研组长(特岗教师)

源于对教育深沉的挚爱,她投身乡村教育,从医学专业跨界至英语教学,边学边教,以教促学,从一名非师范专业高校毕业生,成长为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

她把爱心奉献给乡村留守儿童,用爱心、耐心、真心为乡村学生筑梦,照亮乡村学生求知之路;她勤学善思,创新教学方式,将多媒体技术融入乡村课堂,用“情景教学法”让课堂变得鲜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6年时间,她陪伴和见证了多名乡村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引领学校最薄弱的英语学科教学质量逐年提升,“逆袭”成为全区同类学校第一名。从教以来,她连续6年获评“优秀教师”。

乔利有:为民服务,扎根基层的实干者

綦江区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科科长(綦江区横山镇新寨村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

12年来,从农村走出来的他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做好“群众服务员”,用一言一行践行初心使命,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说着一口普通话的他,到了綦江区赶水镇双丰村,通过看嘴型、听发音、做标注,生长于黄土高原的他用最笨的办法学会了当地话与村民沟通,收获了全村2多名群众的认可,成功摘掉“后进”的帽子。

从水保站到食药监办到民政办到应急办,从驻村队员到包村队长,10年间他帮助4个村找到新的水源点,解决了0多名群众饮水难问题;走遍辖区每一家超市、商店、药店、餐饮店,帮助40余家规范经营,倾心尽情帮助每一名群众。

年,一直想在田间地头多为老百姓干点好事办点实事的他,再次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农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用所学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

马光敏:当好基层好医生,提升基层服务温度

涪陵区龙潭中心卫生院外科主任(“三支一扶”计划人员)

年,他来到涪陵区龙潭中心卫生院,成为一名基层医生。他时刻牢记白衣天使的职责,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作为科室带头人,他带头进行理论学习,精进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卫生院引进了肛肠外科、泌尿外科前缘微创手术治疗方式等新技术,有力促进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投身于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乡村振兴等工作。

从医14年,他立足基层,守护着每一位需要他的患者,受到当地患者信赖。他说:“唯有恪尽职守,真心付出,才对得起这方土地,对得起这里的百姓。”

卢东海:奋斗,成就乡村振兴之梦

忠县磨子土家族乡党委书记(“三支一扶”计划人员、大学生村官)

他自参加工作以来,扎根基层,艰苦奋斗、勤勉工作。在“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间,认真助力扶贫开发和对外宣传工作,推进乡团建和外宣工作迈上新台阶。担任大学生村官期间,大力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村党建工作,推进“后进村”转化为全县“五好党组织”。

年3月,他担任磨子土家族乡党委书记。2年来,顶压力、敢担当,团结带领干部群众迅速打开工作局面,精心编制乡村振兴规划,攻坚完成90余个重大项目(工作),发展致富产业项目14个,带动全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