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件出土文物从忠县中坝遗址探源中华

2024/12/6 来源:不详

年连绵不断的地层堆积20万件出土文物忠县中坝遗址被国内外专家称为国内绝无仅有、三峡库区最具价值的古文化遗址

五千年的无字史书

在忠州博物馆,有一面约平方米,厚度达12米的中坝遗址文化层复原墙,它清晰地标注了每一个时期的中坝历史,展现了年气势磅礴的文明史,让中坝遗址文化层完整还原展现在游客面前。从距今约五千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至近现代,中坝遗址的年代基本没有大的缺环,因此被誉为“中华五千年通史”。地层堆积厚,出土遗迹和遗物丰富,在古今中外的考古发现中是空前的,其文化信息的蕴含量难以估量,是重庆三峡库区五千年历史的缩影和见证。

中坝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

地层中夹杂着陶片的土块

重庆境内文化堆积最厚

遗存类型最丰富的古遗址

中坝遗址位于忠县县城以北6公里?井河两岸的台地上,是重庆境内文化堆积最厚、延续时间最长、遗存类型和数量最丰富的古遗址。遗址堆积最厚达12.5米,主体堆积主要由各时期的制盐陶器碎片堆积而成,年至2年,中坝遗址共发掘地层单位多个,发现房址、灰坑、墓葬等遗迹多个,出土陶、石、膏、瓷、铜、铁等各类器物标本约20万件。中坝出土的各时期的制盐陶器碎片此外,还获取了大量的动植物遗存,展示了历史上当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覆盖率高、食物来源充沛的宜居环境。

中国已发掘的年代最早的井盐生产遗址

在中坝遗址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在全国开展现代考古学意义上的盐业考古发掘和研究,确认了盐业生产遗址类型,丰富了我国考古遗址的类别。并将四川盆地龙窑年代从已知的隋唐时期提早到了西汉中期、最终又提早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坝遗址也因此成为中国已发掘的年代最早的井盐生产遗址和东亚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盐业遗址,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坝遗址出土的煮盐器物遗址展现了绵延数千年的盐矿资源开发利用与井盐生产工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历程,同时也客观反映了盐业生产与遗址兴衰的紧密联系: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发现了中坝盐矿资源后开始在此繁衍生息,逐步形成了以盐业生产为主、渔猎为辅的生产生活模式;夏、商时期,成为地区性盐业生产中心;在西周、春秋、战国、汉代达到盐业生产的鼎盛时期;唐宋以后盐业生产规模缩小,中坝也逐渐衰落。

忠州博物馆还原的中坝生活场景

历史文化如水,润泽万物

一座城市有了历史文化的温度

才能连接过往和未来

年前的中坝

曾洒落文明的星火

这里积淀璀璨文化的汤汤脉络

也闪耀出惊艳时光的人文印记

而今的中坝遗址虽已被江水淹没

但我们仍可以在忠州博物馆

穿越历史长河

解密中坝的悠久历史与文化传承

#重庆泰裤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