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石宝寨见证历史的江上明珠新华社

2023/10/8 来源:不详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6417_0.shtml

新华社重庆12月16日电(记者赵宇飞)三峡工程近期再次实现米蓄水目标。在三峡库区腹地的忠县境内,雄伟的石宝寨被江水包围,在围堰的环绕下,宛如镶嵌在长江中的一颗明珠。

三峡蓄水达到米水位后,俯瞰石宝寨全景。受访者供图

始建于明代的石宝寨,红墙绿瓦,飞檐展翼,是中国现存体积最大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它位于长江边一座50多米的巨石上。相传,这是女娲炼石补天遗留的一块五彩石,故称为“石宝”。

然而,三峡蓄水后水位上升,石宝寨面临着被淹的命运。中国将石宝寨列为三峡库区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之一,投入11.1亿元修筑围堰,将整个山寨圈围起来,石宝寨才避免了被江水淹没。

“这是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忠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陈云华说,各方分别提出了大围堰、中围堰、小围堰等多个保护方案,经过多次论证,最终选择了成本和安全性均较好的“中围堰”方案。

石宝寨文物保护工程在年正式启动,由护坡仰墙、危岩治理、古建筑维修、环境绿化等工程组成。年4月,得到保护的石宝寨重新开门迎客,此时的它四面环水,灿烂而奇特的“三峡明珠”景观就此形成。

上个月召开的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提出,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石宝寨近景。受访者供图

中国对长江三峡文物实施的抢救性保护,是中国迄今规模最大、保护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文物保护工程。全国余所机构的数千名文物工作者参与其中,余处文物得到保护,25万件(套)文物安全出土。

石宝寨,见证着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创造的奇迹——库区文物得到保护,百万移民妥善安置,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持续释放。

数据显示,石宝寨景区重新对外开放以来,年均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年均门票收入超过万元。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万元。

游客们正在石宝镇体验白茶采摘。受访者供图

三峡蓄水后,石宝寨所在的石宝镇场镇全部被江水淹没,场镇整体重建后,人们依托石宝寨景区,迎来了新的生活。

54岁的王远生在石宝寨旁边经营着多平方米的“远生大酒楼”,这里能同时容纳多人就餐。靠着石宝寨景区带来的人气,“远生大酒楼”去年以来月均收入超过4万元。

“年,我在石宝寨山下的街上开了一家小餐馆,0年我搬迁到这里,现在餐馆的面积是30年前的20倍,每月营业额大概是30年前的50倍。”王远生说。

石宝寨景区也带动着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以石宝寨命名的豆腐乳系列产品已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石宝蒸豆腐制作工艺也已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吸引着游客慕名而来购买品尝;供游客观光、采摘的柑橘、白茶、青脆李等配套产业也正在快速发展。

石宝镇也正在依托石宝寨景区,升级为旅游特色小镇。如今的石宝镇,医院、学校、商场等功能配套完善,街道房屋造型和色彩统一,按明清建筑风貌装饰,已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镇。

一条快速通道即将开建,石宝寨与忠县县城的车程将从50分钟缩短至20分以内;一座跨江大桥也即将开建,石宝寨将与三峡库区其他景点实现更紧密联结。这都将进一步改善石宝寨的旅游体验。

今年5月,石宝寨又见证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地处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三峡库区,实现所辖区域全部脱贫摘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6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