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政策,儿童节的最大礼物,有点好奇,有
2022/10/8 来源:不详三胎政策出炉,网友笑称,给孩子多一个弟弟或妹妹,这是年儿童节的最大礼物啊!
子淳惊讶中有平静,放开生育,早晚的事,因势利导。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提出“轻推理论”,他认为:“轻推的整体理念是我们不强迫人们做出任何选择,它只是帮助人们做出正确选择以达到目标。”
国家的政策导向让一些家庭放下负担,加上后续的辅助政策,来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政策一出,如同王炸,卷起千堆雪。
第一谈:哭与笑
14亿同胞中,有2个人,一个会笑,一个会哭。
谁会笑,梁建章,携程的CEO,被商业耽误的人口经济学家,一直在呼吁增加人口。估计他高兴之余,还会说:“来得晚了一些!”
谁会哭,老谋子,估计他会问:万罚款能退不?
结果他自己倒没发声,陈婷发了个微博:提前完成任务!对她来说,是即兴调侃;作为公众人物,她估计没有设身处地,或者谨言慎行,因为-----
三胎,这个事真不简单!
你简单,因为你生活的世界如同童话;张艺谋这三个字就是金字招牌,足以挡风避雨。
很多人的心思复杂,因为他所处的世界如同迷宫,依然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第二谈:哪些行业受益?
1、房地产:真的要生三孩,肯定要请保姆或老人来帮忙照看。老大和老二正逐步长大,需要空间。于是城市人群里,四室两厅变成标配,三室两厅是低配。这笔开销……
2、母婴行业:如同年左右的二胎潮一样,奶粉及婴儿用品、玩具等会继续增长。
3、教育行业:才艺班,兴趣班,学业班,都会兴旺,因为孩子增多,竞争会加大。国人有“鸡娃”的传统。
4、家政行业:月子保姆,家庭教师(一个母亲辅导3个孩子的场景会有点辣眼睛),钟点工等。
第三谈:哪些人敢生三胎?
1、中西部会比东部沿海意愿高,一则人口密度稍低,二则生活成本更低,三则传统的“多子多福”思想。
2、农村比城市更果断!一则农村房子宽大便宜,二则有城市不具有的优势,就是劳动力逐年变现优势。
我是年出生的,家里第7个孩子。最小的姐姐(幺姐)大我6岁,于是我出生后,幺姐就负责照看我,一直到8周岁才去上学;在我的记忆中,我3岁就开始帮父母干活,割猪草,捡干柴;9岁时自告奋勇在暑假农忙时为10个大人煮饭准备午餐;再大一点,帮忙晒谷子和玉米,不断地翻晒,有暴雨时抓紧抢收。
因为是村子里的孩子王,还发动一群小伙伴帮忙干活,包括扎稻草树,磨豆腐,用风车来车谷车米等。
到了10多岁,每年的暑假就是完整的劳动力,掰玉米扒玉米;相比地里,田里的活更重,家乡是要制种稻的,中午要扬花(手工把父本水稻的花粉传向母本,促进授粉),人工收稻谷。
寒假空一点,暑假几乎都要帮家里干农活,现在城市孩子常见的外出旅游是没有想过的。19岁之前没有出过重庆忠县,妥妥的土包子一枚,哈!很长时间,以为“外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因为经常有人提起;
高考结束才去了万州(父亲和三姐在万州工作),呆了不到一个月,晚上梦见自己落榜了,于是第二天一早就对父亲和三姐说:“我的录取通知书来了”。急匆匆回到家,录取通知的信封就在堂屋,回母校拔山中学办好手续,来到县城,乘船4天4夜来到上海,公里多航程,在十六铺码头登陆上海,开始一段新的人生轨迹。
农村19年的经历,帮助我养成勤劳习惯,节俭意识,强壮体魄(很少生病)。
相比农村,城市里的孩子培养周期太长,投入极大,回馈家庭的路径(例如做家务、帮忙照看弟弟妹妹)少,能力和意愿普遍偏弱,于是家长既心累又多花钱。
3、经济实力强的----生殖本来就是一种权利,历朝历代都是,在文明社会也不例外。所以,在广东,福建的一些殷实家庭,家族影响浓重,认为子女是自己的基因延续,政策严令之下也仍旧敢生,何况现在放开三胎呢。10年前,美国生子,香港生子,其实有很多家庭就是为了规避国内计划生育政策。
第四谈:哪些辅助政策会出台?
1、生育补贴:这很直接。尤其在城市,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
2、入托机制:0-3岁孩子的照看,这方面国内很薄弱,很多家庭都是老人或母亲自己带,
3、职场影响:这方面对职场女性影响会很大,职位不保,降薪,丢工作,都会出现。这是“难而正确”的事,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估计国家也只能渐进式改善。
4、辅助机制:这些要配合收入个税,企业退税,购房政策,医疗保险等。年轻人确实生育意愿比老一辈低,但也并不代表他们都是丁克主义者,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住房、教育这两座大山不解除,生育率就不可能上得去。
5、医疗政策:一场病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样的重压之下,三胎父母真不敢生病。
第五谈:子淳看点
1、正向对待:生育是天性,满足人性,符合需求,就是好政策!
2、体验人生:尽管《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多次提到孩子是负债,不是资产。同时,作为一个新的生命,看着ta出生和长大,本身也是自己成长的一个过程,一段自己人生阶段的回看,回看一次不够,回看3次也是不错的。身为父母今生无憾。
3、优生优育:多生孩子成才几率高!一个孩子,太孤单了;一个家族振兴的希望寄托在一个ta的身上,也太沉重。
4、创收渠道:想生三胎的普通家庭,可能真要考虑扩大收入,买好保险,建立财富护城河!
5、拥抱变化:人口对于国家来说,具有战略意义,很多政策都是动态调整,以前计划生育肯定对,现在鼓励三胎也肯定正确,我们不要因为政策变动发泄情绪,要好好思考国家为什么出这样的政策,这样的政策对自己有什么正向影响,拥抱变化才是聪明人的做法。鼓励生三胎,出生人口一定增加,思考去卖尿布挣点小钱也比发牢骚强!
淳诗一首:
一颗红心应变化
两手修炼挣钱爪
三个宝贝羡慕夸
四室标配渐加码
欢迎共同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