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了潇湘晨报
2023/1/7 来源:不详“这么多年一直在找他!”3月18日上午,在重庆市忠县救助管理站内,一位年过七旬腿脚不便的老人眼见多年未见的儿子,激动地泣不成声,只能不断地用点头、比划手势回应着众人的关切。
我是谁?
年9月23日23时30分,滁州市琅琊分局西涧派出所接指令,在西涧花园发现一流浪汉,鉴于该人疑似精神异常,随即送往滁州市二院(医院)救治。
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医院。“第一眼见他,衣衫褴褛,情绪波动很大,嘴里不断念叨回家”,滁州市救助管理站社工科科长王建忠说道:“情绪稳定后,问他是哪里人,一直重复着‘新加坡’三个字”。
由于无法获取有效信息,考虑到可能是本市周边走失人员。市救助管理站在滁州日报、市区公交车上发布寻亲广告,又经省公安厅和辖区派出所两次面部识别和DNA比对,仍然寻亲未果。最终,将其安置在二院内,取名“佘民汉”。
回家了!
转眼七年多过去了,当初的佘民汉在工作人员的悉心照顾下,精神状态逐渐稳定。7年来,市救助管理站从未放弃帮他找寻亲人。直到最近一次面部识别,发现他疑似重庆市忠县的方善勇,该人在年6月23日8时许,前往重庆市忠县白石镇石场赶场,一直未归。市救助管理站立即与走失人员家属联系,经多种信息核对,确认该人就是方善勇。
为尽快护送其返乡,在做好核酸检测、购票等准备工作后,3月17日上午,由3名工作人员组成的临时护送小组,历时28小时,近公里的长途颠簸,终于将方善勇平安护送回乡。
在推进长期滞留人员寻亲返乡工作中,滁州市救助管理站严格落实两个%:寻亲公告推送率%,DNA、人像等数据采集率%。同时,以质量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切实发挥好“兜底线、救急难”的制度功能,不断加大寻亲力度,成功帮助13名长期滞留人员找到亲属并协助返乡,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