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会议召开

2022/9/3 来源:不详

白癜风 http://m.39.net/pf/a_8810678.html

5月12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新加坡人力部部长兼内 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共同主持会议。

新加坡贸工部副常任秘书吴鹏毅,市领导吴存荣、段成刚、李波,商务部亚洲司司长彭刚等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联合实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以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总体工作推进情况和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领域重点合作项目推进情况汇报,研究讨论了下一步重点工作。

杨莉明说,今年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实施五周年。回首这五年,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在各个合作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项目以重庆为运营中心,辐射带动中国西部地区发展,得益于这样的顶层设计,项目增强了双方的互信,对推动新中两国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更要加强合作,推动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加快经济恢复性增长。要坚持把项目建设成为开放包容的平台,吸引中国西部省区市和东盟地区更多合作伙伴积极参与,为项目不断提供动力、释放潜力。要坚持把项目建设成为 策创新的载体,将创新贯穿到项目的方方面面,形成更多可视性成果。要坚持增强项目的商业吸引力,让更多企业参与项目,从项目带来的更高效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更优良的营商环境中受益,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

唐良智说,近年来,重庆和新加坡双方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创新型方向,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形成重庆和新加坡“点对点”对接带动中国西部与东盟“面对面”合作的新格局。双方累计签署合作协议62个,签约合作项目个、总金额亿美元,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领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面向未来,重庆将进一步履行好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运营中心职责,深化与新方交流合作,努力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高质量发展。一是在携手抗击疫情中深化合作共识,完善联防联控机制,积极应对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和科技创新带来的影响。二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共享发展机遇,推动新加坡 商各界参与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中国西部省区市联动发展、共享发展。三是在通道合作共建中提升互联互通水平,联动中欧班列开拓东南亚、中亚和欧洲市场。四是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推进陆海新通道、国际互联网专用数据通道、金融科技合作示范区、航空产业园、中新金融峰会等标志性项目建设。五是在创新合作机制中优化项目发展环境,积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交流合作方式,加强线上交流,便利 务、商务人员往来,在增进互信、加强互动中推动双方合作结出更多成果。

彭刚说,商务部将与新方各界一道,继续依托项目三级合作机制推动全面合作,协调赋予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更多 策支持,加强对四个重点领域及其他合作领域的服务,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取得更多实效,实现更大发展。

新方有关人员,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记者罗静雯)

重庆与新加坡再添一揽子合作协议

涉及高性能计算人才合作农产品贸易等方面

5月12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渝州宾馆以屏对屏的方式举行,会议还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涉及高性能计算、人才合作、农产品贸易等方面。

在高性能计算方面,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寰球超算(重庆)科技公司与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共同签署了《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和人工智能超算系统的下一代移动物联网应用合作研发合作谅解备忘录》,各方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研究、5G工业物联网研究、人工智能超算系统平台、从5G数据到算法再到计算系统的团队培养,以及共同开展新一代5G-AI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合作。与此同时,两江新区与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寰球超算(重庆)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投资协议》,将在项目落地、新基建与运营扶持、场地租金、高端人才奖励、人才公寓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人才合作方面,渝北区 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巍星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签署了《青年人才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据介绍,年10月,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新加坡教育部签署中新 府间青年实习计划,从年起将共同推动名大学生开展新加坡与中国的实习交流计划,推动两国青年人才的互动交流。在此基础上,此次签约各方将共商启动远程联合实习计划,以探索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新人才合作新思路、新模式。

在农特产品贸易方面,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签署了《关于共同推动中新农产品贸易交流合作的框架协议》,约定有效利用中新双方资源优势,搭建农产品贸易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重庆和新加坡企业开展业务衔接、市场开发、产品推广、信息交流等提供支持与服务,并积极推动中国西部省区与东盟地区拓展经贸合作。

重庆渝贸通供应链管理公司(简称“渝贸通”)、新加坡国际贸易集团签署了《关于共建农特产品国际营销网络的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渝贸通将与新加坡国际贸易集团共同建设农特产品国际营销网络,利用渝贸通在重庆及中国西部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优势,集合优质农特产品,依托新加坡国际贸易集团等企业的国际贸易网络,推动西部农产品进入新加坡及国际市场。

重庆与新加坡开展农产品贸易,还将充分发挥陆海新通道优势。中新互联互通(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新加坡Bamp;R国际有限公司签署了《肉类贸易业务合作备忘录》。协议约定,双方将共同开发中国西南地区肉类市场,新方公司负责全球海外市场肉类冻品的采购,中方公司作为新方公司在西南地区的代理商负责冻品的进口、报关、销售。同时,重庆市肉类协会、新加坡肉商联合会签署了《重庆市肉类协会与新加坡肉商联合会战略联盟谅解备忘录》,将促进渝新双方在肉类贸易及相关商贸往来的交流与合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动重庆和新加坡在贸易、加工和生产、行业发展和食品安全方面加强合作。(记者陈钧实习生王天翊)

截至4月30日,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已签署各类合作协议62个,签约合作项目个、总金额约亿美元——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更加枝繁叶茂

4月25日晚,一批贴有“中新友谊,心‘新’相映”标语的农特产品,在重庆市忠县装箱,运往新加坡,医院、老人院等机构。

“在我们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之时,新加坡友人积极为我们打通海外抗疫医用物资采购渠道,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此刻我们理应回报!”忠县商务委主任刘淑说。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并没有因为席卷全球的疫情而终止,反而以更多形式、在更多领域,开枝散叶,枝繁叶茂。

相濡以沫抗疫情

跨境融资为企业“输血”,物资互助解燃眉之急

疫情的防控,需要大量的物资供给和药品研发。面对突然增大的生产和研发压力,重庆的医药企业急需资金支持。

3月24日,重庆南部新城产业集团收到一笔重磅资金:

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新加坡星展银行与重庆南部新区产业集团成功签约,万美元授信支持,将用于南部新城产业集团国际生物城园区建设发展,支持企业抗击疫情。

“本次签约将利于园区抗疫企业的持续发展和重庆医药产业链的集聚完善。”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局长韩宝昌介绍,在疫情期间,新资金融机构积极发挥跨境业务优势,累计为重庆医药集团及其湖北、甘肃等地子公司提供1亿元短期流动资金。

不只是融资支持,为助力重庆疫情防控,新方各界积极开拓国际渠道,在全球采购防疫物资。

相关统计显示,疫情期间,新方协助重庆对外经贸集团等购买手套73.16万双、口罩47.12万只、医用一次性防护服2套。还有部分新方企业或商协会机构采取了公筹捐款、物资援助、商业减免等举措。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上述提到发自忠县的这批物资,是当地3家出口企业联手11家农特产品企业自发紧急组织的。包括13吨“忠橙”沃柑、箱忠县笋干、箱“忠味堂”方便粉丝和50箱忠州豆腐乳,价值约30万元。

民间的心意还在路上,官方的礼包已经出发。4月26日,重庆市向新加坡捐赠首批抗疫物资,总计15万只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搭乘飞机运往新加坡。

“第二批10万只口罩正在加紧生产。”韩宝昌表示,除捐赠食品和防疫物资外,重庆还帮助了20余家新加坡在渝企业复工复产,协助新资企业申请租金减免累计20余万元。

只争朝夕促合作

新项目在物流、金融、大数据等领域“遍地开花”

疫情防控中的一系列高效合作,得益于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在各个领域的深入推进。比如在进出口的防疫物资等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走的正是近年来重庆与新加坡合作开拓的陆海新通道。

今年1月,年重庆市“我最喜欢的10项改革”网络评选结果出炉,“西部陆海新通道”位居 。

“越南的冷冻巴沙鱼、猫山王榴莲、柬埔寨大米……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参与投票的市民王菡说道,“在投票时我才知道是陆海新通道让我足不出户买遍全球,就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了它!”

金融,也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重要合作领域。不只是通过跨境融资为抗疫企业“输血”,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的金融合作,早已吸引了全球目光。

年11月4日,在中新金融峰会上,举行了包括56个重点项目的签约仪式,协议金额达.4亿元,涉及绿色债券、债务融资、跨境物流、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新双方的代表,中新金融峰会还吸引了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印尼、老挝、柬埔寨各东盟国家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亚太知名金融机构和全球企业负责人、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等余人组团来渝,探寻“西部机遇”。

信息通信方面,4月16日,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工作组决定,在信息通信技术专委会下设立应用推广和 策创新两个工作组,以支持中新国际数据通道的长远发展。

中新国际数据专用通道,是中国首条针对单一国家、点对点的国际数据专用通道,将为中新两国企业间的深入业务合作提供重要通信保障。自去年9月开通以来,已有腾讯、海扶医疗、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等近50家中新企业签订通道租用协议或基于通道开展远程医疗、智慧物流、协同研发等领域的应用合作。

“截至4月30日,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已签署各类合作协议62个,签约合作项目个、总金额约亿美元,落地率逾80%。”韩宝昌说,“下一步,双方将继续围绕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四个重点领域,只争朝夕,加快推进更多项目落地见效。”

珠联璧合助成渝

共办智博建设智慧城市,多项合作助力区域发展

3月5日,重庆市 府与新加坡贸工部举行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工作视频对接会,双方约定:新加坡将作为主办方之一,与重庆共同主办智博会。

“新加坡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一直处在全球的顶端。”韩宝昌表示,由主宾国变成主办方,将有利于新加坡全面展示其在大数据、智能化方面 的技术和应用,也将帮助重庆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不只是智慧城市建设,重庆区县发展也从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中获益。

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3月29日,25吨忠县“忠橙”踏上陆海新通道,快速运往新加坡。几个月前,云阳的60吨特色菊花通过“中新专列”卖到新加坡,标志着云阳农特产品正式实现批量出口。

“这是重庆优质农产品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和陆海新通道打开国际销路、拓展东盟市场的又一标志性举措。”韩宝昌表示,重庆的许多区县都有独具特色的农副产品,而新加坡对进口食品有巨大的需求和强大的购买力,双方的合作有望助力我市脱贫攻坚,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

而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方面,通过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四川丝丽雅集团以低于国内的综合融资成本,获得了来自新方金融机构的0万人民币银行承兑汇票和万美元信用证,用于采购生产医用口罩无纺布所需的原料。截至今年3月底,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四川企业已赴新加坡融资落地项目7个,累计融资近14亿美元。

此外,市大数据发展局也传来好消息:一批四川企业将在今年接入中新国际数据专用通道,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今年以来,市中新项目管理局主动对接了广安市、南充市有关主管部门。”韩宝昌表示,围绕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中新国际冷链贸易平台、中新农产品贸易合作等重点项目,我们正在探索推动与川渝合作示范城市、川渝毗邻区开展合作。

本报记者陈钧实习生王天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