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州区作家田小波序刘晓初艺海人生
2023/7/13 来源:不详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m.39.net/disease/a_5496904.html
艺海人生
农民画家刘晓初书画篆刻辑
闲来写就青山卖(序)
波吒
花了周多时间,终于从电脑散乱的文档里,将以前为刘老拍摄的书画篆刻作品整理出来,凑成这本集子,也算了却老人的一个心愿。
这些作品,全都出自于一个农民之手,可能有许多人不会相信,的确,他的身份一直都是农民,但他绝大部分时间,是以靠卖画为生的农民,其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应算得上解放后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先驱吧。
年5月,刘晓初出生在开县北部山区的灯草坝(现灯好乡)长坪村七共碾,他自小酷爱文学艺术,也曾读过艺专,因故掇学。祖宗几代科举,耕读传家,祖父刘华英,官至石柱厅学政,辞官回家后,创办了开县第一家新式学堂——“汉西书院”。刘伯承最早在这里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并得到过他的资助。在《刘伯承传记》一书中,对这段历史有过记述。
与刘老认识,是在县志办务工期间,只是认识,并无交往。在为他写传记期间,始有交流、交往。通过对刘老的采访,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他的了解、认识。刘老的一生,令人感叹、同情,同时也有许多令人敬佩,值得称赞的地方。他经历曲折坎坷,却从未向命运屈服过。为了自己所钟爱的绘画,数十载孜孜不倦痴心不改。
借用唐庚的“闲来写就青山卖”作为此序的标题,既有他生活的写照,另一方面,他并非是唐庚那样放荡不羁、看破红尘,“不作商贾不耕田”的人,虽然卖画是他生存的依靠,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从不言弃的人,在外卖画期间,没有放弃任何改变命运的机会。在安徽合肥,当他看到淮河沿岸种植有大量的泡桐树,这种木材材质细腻、轻便,当地有好几家用它来做画框的私人工厂,于是立即联想到用这里的画框镶嵌玻璃画,作为工艺品在市场上销售。想到此,他便在合肥市的大街上,租了一个门市,专门卖玻璃画。当年除去开支,纯收入两万多元,在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初期,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有幸成为最早的万元户之一,成为以玻璃画这种艺术形式,走进千家万户的开创者之一。另外在葛洲坝职工电影队,从事电影宣传广告画(应聘的临时工),达八年之久。
定居邬杨后,作画既是他生活的重要部分,而另一部分,则始终不忘农民的本性,下田栽秧,上坡种地,家里每年的粮食蔬菜,都是靠他自给自足。昔日热闹的山村,随着打工的热潮,随着移民搬迁,随着城镇化建设,许多熟悉的面容一个个离开了,大量土地被淹没,还有退耕还林,剩下的土地已不多了,但在这不多的土地上,仍有人在劳作,刘晓初便是其中之一。
刘晓初的人生,有着很好的起步,只是被无情的命运作弄。早在五六十年代,他在万县市文工团、京剧团、绵阳市川剧团的舞台背景画中,就获得过舞台设计奖,在奉节和宜昌从事电影宣传画绘制时,故事片《胭脂》宣传宣和《洪水无情党有情》幻灯片,曾在地区获奖。七十年代中期,所绘《巴山蜀水大寨花》宣传画,在《工农兵画报上》刊登。画作《延安红日》、《梅花欢喜漫天雪》被上海美术出版社的画集采用过。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曾在成都市、重庆市、万县、忠县、奉节、宜昌、广元等地举办过小型画展。
近年来所画的山水、花鸟、人物、画立轴和横幅,先后被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北京、海外华侨的一些爱好者收藏。
年9月3日到5日,刘晓初在中国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刘晓初巴山蜀水画展”,受到广泛好评。展品中长18米的《长江万里图》,绘出雾都重庆、江城万县、巫峡烟支、夔门雄关、钟山长桥、松浦入海等11处风景名胜,画尽重庆至上海的长江北岸风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刘晓初至今为开县第一人,享有“三峡农民画家”之誉。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教务部主任顾正主和同馆办展的女画家肖淑芬皆赞叹:“太不容易了!”。《开县志~》人物篇中,对刘晓初作了简介。
早在年,刘晓初就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汉丰湖湿地公园管理局的熊局长,还专门在王家湾公园官理处给他安排了一个“农民画家工作室”,陈列了他的几十幅画作。许多县内外前来参观调节坝“风雨廊桥”和汉丰湖的游客,特别是艺术爱好者,看了“农民画家工作室”里的画后,就会情不自禁地来见刘晓初本人,重庆大学资源和环境研究教授,博士生导师生袁兴中,每次来开县搞科研,都会到刘晓初家里去看看。并向当地旅游局和调节坝管理处所提出建议,将刘晓初现有住宅,稍加改造,设立一个“三峡农民画家刘晓初画作陈列室‘,或“农民画家美术馆”供游客欣赏,里面介绍他的生平,展示他的画作。作为库区旅游的一张牌,亦不失一个亮点。
这本辑子里收集的书画篆刻,只是刘晓初作品的九牛之一毫,一个漂泊江湖走遍大半个中国,以卖画为生的江湖艺人,到底创作了多少作品,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作为刘老的传记作者,能将他一生传奇经历写出来,是一幸也;能为他保留些墨迹下来,此又一幸也。毕竟他已是八十岁高龄的老人。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世子孙,至少能知道,在这块汉土大地上,在汉丰湖边,有这么一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农民
整理、编辑:波吒
排版、印制:汉丰记忆大师艺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