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男子27年间反复去世,家人担忧我们走
2023/5/5 来源:不详年秋,重庆忠县善广乡的袁友芬接儿子放学回家,正准备进厨房做晚饭。
只听“啊”的一声惨叫,8岁的黄中权倒在地上,双手抱头,一边打滚一边痛苦嘶吼。
“儿子!你怎么了!”袁友芬急忙将黄中权抱在怀中查看异状,可男孩脸色铁青,不一会儿便没了动静。
感受到怀里的小小身躯逐渐冰冷,袁友芬瘫坐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
傍晚,丈夫黄其云回到家中,得知此事后沉默不语,只一个劲地抽烟,随后和妻子商量,等天黑了去后山将儿子埋葬。
夜已深,正当夫妻二人准备动手时,簸箕里却传来一丝微弱的声音。
“妈……”
黄其云和袁友芬赶紧上前查看,只见黄中权缓缓睁开眼睛。他们的儿子不仅活了过来,身体也逐渐变暖和了!
“感谢老天爷保佑我们儿子福大命大!”
袁友芬当即对着天空作了几个揖,一把抱起儿子,心中暗暗发誓以后要更细心地呵护他。
本以为这次只是个“意外”,没想到,几个月后,黄中权在学校也发生了同样的事。
接到通知,黄其云和袁友芬急忙赶到学校,听老师说完儿子“发病”的过程,竟和在家发生的状况完全相同。
“说不定这一次还能醒过来。”
夫妻俩把孩子接回家中,先将其安顿到床上,几个小时过去了,两人从最开始的静静等待变成时不时地探鼻息、焦急不安地踱步……
大概是母子之间有特殊的“感应”,袁友芬内心笃信儿子还会“活”过来,她把手往被窝里一探:温热!
“老黄!儿子活着!快烧水给孩子洗澡!”
这次,黄中权又“死而复生”了。
第二天,黄中权照常去上学,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十分震惊。没过几天,黄家小孩“死去活来”的事情就在学校里和整个村里传开了。
同学们投来的眼光有好奇,有恐惧,也有鄙夷。
“他死了,为什么能活过来?”
“我妈说,他爸妈是近亲结婚,小孩就容易得怪病!就像他那样!”
……
担心孩子在学校受到更多歧视,也担心“突然死亡”的事在学校重演,黄其云和袁友芬决定让黄中权暂时放弃读书,留在身边照看。
本想等孩子彻底恢复健康了,又送去学校,可黄中权的病情一直不见起色,一年要发作好几次。
医院看病,无奈在那个年代,善广乡是忠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而黄家又是出了名的特困户,求医的事只得作罢。
夫妻俩反复询问过儿子,发病时是什么感受,黄中权回答:“像有人给我头上一闷棍!脑壳痛!里面发热,像要烧起来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黄中权的病从一年发几次,变成了平均每个月发一次。
家人慢慢“习惯”,却在他发病时仍寝食难安,担心这样频繁发作下去,终有一天会彻底失去他。
袁友芬还悄悄找“大师”替儿子算过命,对方答道:“放心吧,他是有福之人。”
村里人也对此事见怪不怪了,提到他都称“黄家那个命大的娃儿”。
28岁那年,黄中权走在路上,突然大叫一声,捶打着头、翻滚着,两眼一黑,不省人事了。
正值寒冬,黄其云和袁友芬不见儿子的影子,心道不妙,赶紧叫上亲友一起出门寻人。
几小时后,他们终于在水田边发现了浸泡在冰水中的黄中权。
“完了,这次可能没救了……”
众人把黄中权捞起来,他已经浑身冰冷、四肢僵硬了,连心跳也感受不到。
黄其云还是不顾一切地把他背到背上往家走,大家不敢劝他面对现实,只得悄悄地开始张罗起丧事。
没成想,在这一场忙乱中,黄中权又一次活了过来。
从此以后,只要天气开始转凉,家人就会给黄中权戴上帽子,让他好好保护头部。
虽然家里的粗活重活父母不让他干,但他深知自己拖累了这个家庭,仍想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年,黄中权爬上桔子树,帮家里采摘红桔,没想到突然发病,直接从高高的树上掉了下来,头部正好撞在一块尖利的石头上。
黄其云回忆说:“当时好像脑髓都流出来了。”
伤情十分严重,黄中权气息全无,众人都觉得,这次铁定没救了,连袁友芬也绝望了,但黄其云仍坚持将他带回家,放在家里的长凳上。
一天,两天,三天……儿子始终双眼紧闭,四肢僵硬。
等到第七天,夫妻二人终于放弃了最后一丝希望,准备请人将他抬进棺材。
“哎……”
只听一声呻吟,黄中权又活了过来!
受了严重的伤,再加上病发作得越来越频繁,黄中权几乎丧失了基本劳动能力,每天只能在家看报纸,自然也没人愿意跟他结婚生子。
年1月8日,36岁的黄中权坐在家中的院子里烤火,突然一个7岁小男孩闯进来,正愁没人解闷,黄中权就邀请他一起取暖。
没过一会儿,黄中权又一次发病了,这次昏死过去后,一只脚还踩进了火塘。小男孩冲到门口大声呼救,才引来村民注意,告知了正在种地的黄其云。
当黄其云回到家中时,儿子的左脚已经被烧坏了,他奋力将其拖到床上,无奈地哭了。
这样的事,黄其云经历了27年,这一次,不知道儿子闯不闯得过这个难关,要是儿子能一直“活”过来,当然最好,可自己已经68岁了,还能照顾他几年呢?
10分钟后,黄中权的身体微微动了,这一次,又“大难不死”。
好在,黄中权的奇事,引起了媒体的注意,很快,就有记者找上门,前来报道此事。
消息一经发布,重庆许多医疗专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