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靠企吃企隐身衣手段花样翻新,腐败主体
2023/2/8 来源:不详北京看皮肤病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180306/6084106.html
利用期权、白手套、影子公司等手段大搞利益输送
揭开靠企吃企隐身衣
4月24日,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晖被通报接受审查调查;4月20日,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原工会主席张帆被通报接受审查调查;4月1日,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胡群被通报接受审查调查……连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多名国企领导干部接受审查调查消息。
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背靠企业资源,利用手中职权大搞权钱交易,成为“靠企吃企”、损公肥私的“蛀虫”,教训十分深刻。
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要求,持续深化国企反腐败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方面紧盯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着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惩治力度,严肃查处部分国企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靠企吃企”问题,并以案为鉴督促整改。
个别国企党员领导干部利用企业业态多元、资金密集、商业往来频繁等特点,在国有资产资源资金上大做文章
梳理近年来被查处的国有企业“靠企吃企”案例,其腐败问题背后往往存在一个共同点——在国有资产资源资金上大做文章,利用企业业态多元、资金密集、商业往来频繁等特点,为违纪违法行为穿上“隐身衣”。
有的通过关联交易谋取私利,在工程建设领域内外勾结,规避招投标,将工程直接安排给亲属或特定关系人。例如,浙江省杭州萧山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利民,明知其配偶邵群英、弟弟叶晓民控制的杭州创都交通设施有限公司参与路桥公司的工程招投标,不仅不予制止,还利用职务便利,参与该公司承接路桥公司8个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分包形式的确定、施工单位选定审批,工程量合计超过万元。
有的虚报财务成本,把公司财务当“自家账房”。例如,重庆市忠县蓝天环境有限公司原经理李祥把国有企业视为“自留地”,把清漂等专项经费当成自己的“钱袋子”。他擅自决定和安排蓝天公司工作人员,通过虚增清漂工人数量、虚增垃圾转运数量、虚增项目工程量等方式,先后80次套取清漂专项资金、财政资金和公司经营性收入达万余元。
有的钻制度和监管漏洞,将国企改制变成侵吞和瓜分国有资产的机会。例如,海南省儋州市某国企原总经理谭国有在公司关停改制期间不经主管部门批准,不经评估机构评估作价,擅自将公司余亩土地以万余元价格低价卖给私营企业老板郑某,并倒签协议时间以掩盖低价处置国有资产的事实,致使国家利益遭受损失达余万元。
为了掩人耳目,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利用期权、“白手套”等隐蔽手段,大搞利益输送。
“我在承接清江浦区的定向融资业务后,就与熊紫文约定,将备案金额的2%作为好处费送给他。后来,他提出要延期支付好处费以规避风险,我就以自己和家人的名义,帮他购买了期限为三年的定融产品。产品统一由我代为保管,以后等到他需要的时候再直接兑现给他。”日前,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国资管理暨国有企业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播放了由该县纪委监委制作的警示教育片《权力迷途》,其中提到的反面典型人物熊紫文,正是淮安市清江浦城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这起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属于在职国企一把手‘靠企吃企’、大搞‘期权腐败’的典型案例。”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经查,在行贿人高某某拟发行的定融产品利率和承销费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情况下,熊紫文利用职权个人决定同意由高某某承接清江浦城投公司定融业务。在熊紫文的帮助下,高某某先后承接了清江浦城投公司定融业务16个,备案金额累计57.2亿元;而他本人也收受了好处费余万元,这些好处费以及相应的孳息全部由行贿人高某某代为保管。最终,熊紫文涉嫌受贿犯罪,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众多案例表明,“靠企吃企”行为将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仅会腐化国企人员,损害国企声誉,侵蚀国企的健康肌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而且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恶化社会治理环境,进而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动摇国民经济的坚强支柱。”福建省福州市纪委监委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周建国告诉记者。
“靠企吃企”手段花样翻新,
并呈现出腐败主体年轻化等特点
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反腐败工作。近年来,国有企业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严肃查处了一批国企“蛀虫”,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治理腐败效能不断增强。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副主任任铿看来,国有企业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职能,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群体庞大,人员构成也相对复杂,再加上国企经手的项目多、资金量大,一旦发生贪腐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