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第四十一章从被贬到重庆忠县的大
2023/2/4 来源:不详《三字经》第四十一章:应从被贬到重庆忠县的大唐宰相刘晏说起。因为唐朝宰相刘晏不只是为唐朝的财政做出重大贡献,而且还是个可以激励我们学习的神童。
神童他当宰相20年,为恢复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一系列财政理念,是当时全国的收入从40万缗,上升到万缗。但是后来他被人陷害,被贬到重庆忠县,并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光,即便他被贬,他的理财功绩也一直被人称道。
重庆忠县重庆忠县,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位于重庆市中部、主城东北方向。这个地名还是唐太宗赐予的,那时候叫“忠州”。被贬到此的大唐宰相刘晏对唐朝也是忠心耿耿的他从小就是神童,七岁就做官了,下面我们先看一下本章《三字经》的原文: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彼虽幼 身己仕 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
我先把需要讲解的字解释一下:
(1)唐:唐朝。
(2)刘晏:人名。
(3)方:才。
(4)举:推举。
(5)神童:唐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唐代设童子科,参加考试者称应神童试。
(6)作:同“做”,担任。
(7)正字:官名。负责刊正文字、校对典籍。
(8)身:本身
(9)仕:做官。
(10)致:到达。
(11)有为者:有作为、肯努力的人。
(12)亦:也。
(13)若是:像他们一样。
为了帮助一些朋友的读音,我把这个原文的拼音也写出来:
唐(táng) 刘(liú) 晏(yàn),方(fāng) 七(qī) 岁(suì) ,
举(jǔ) 神(shén) 童(tóng),作(zuò) 正(zhèng) 字(zì) 。
彼(bǐ) 虽(suī) 幼(yòu),身(shēn) 己(jǐ) 仕(shì) ,
尔(ěr) 幼(yòu) 学(xué),勉(miǎn) 而(ér) 致(zhì) 。
有(yǒu) 为(wéi) 者(zhě),亦(yì) 若(ruò) 是(shì)。
下面我把这一章的现代白话文的意思说一下:
唐代的刘晏,才七岁就被推荐参与神童试,通当时做了正字的官。他固然年事很小,却已经做了官。你们初入学的人,只要勤勉努力,也是可以做获得的。有做为、肯起劲的人,也是像他一样。
下面我再讲一下“天资聪慧的刘晏”的故事
唐代人刘晏固然其貌不扬,但却是个神童。七岁时,唐玄宗到泰山祭地利,刘晏献《东封颂》的文章。玄宗看过之后,非常的赞赏,便召见他。玄宗见他年事小,思疑《东封颂》非刘晏的手笔,于是命宰相张说出题考他。张说看了刘晏的试卷后,发觉他果真天资聪慧,不愧是一位神童。玄宗因此封刘晏当“正字”的官,担任刊正文字、校订典籍。
唐玄宗刘晏有一次,玄宗对刘晏说:“你是个正字官,究竟能正几个字呢?”刘晏一听,即刻跪在地上说:“世界的字我都能正,只有一个朋字,我还不能正。”原来那时朝廷里有许多人结党做坏事,人们称这批为非做歹的人为“狼狈为奸”。刘晏所说的不能正“朋”字,就是指这件事。
刘晏年事虽小,就有这样超卓的表现,长大后成就更会不凡,当了唐朝的宰相,成为一个爱民如子,担任失职的好官。
最后希望重庆忠县的朋友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