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翻遍博物馆,终于找到了摇钱树的生长

2022/12/21 来源:不详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234/

古人向来热衷讨个好彩头,也流传下来不少与之相关的旧习俗和老物件。

逢年过节,拜财神爷,祭灶王爷,摇钱树、聚宝盆、玉如意……富贵喜气接踵而来,单是听名字,就能感受到来自老祖宗的满满祝福。

左上:清·财宝天王鎏金铜像(半身),右上:清·铜钱树,左下:清·铜胎掐丝珐琅聚宝盆,右下:清·寿纹玉如意

显然,从古至今,对于富贵如意的渴盼从未改变。每每感慨生活不易、揾食艰难,都能听见古人今人的幽幽长叹,穿越时空互相应和。

谁还没做过一瞬春秋大梦呢,如果晃晃那棵金光闪闪的巨树,就能掉下享用不尽的金银财宝,从此衣食无忧就好了。

老祖宗或许正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也曾将钱币挂满枝头,造出过“摇钱树”。

西王母陶座铜摇钱树汉广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藏

作为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它的模样华美富贵,意蕴深厚,又留下疑云重重,十分值得探究。

希望读完这篇文章的你,也能带着摇钱树的好运,在新的一年里福气多多,诸事顺利。

01

一睹摇钱树的真实面貌

西王母陶座铜摇钱树(叶片特写)汉广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藏

摇钱树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东汉时的随葬明器。受到汉代厚葬奢靡风气的影响,取材于佛道民俗传说,呈现吉祥的寓意。

在历史上,摇钱树几乎是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来客,仅仅出现在东汉三国时期,关于它的文字记载却在它的身后——魏晋时期才有出现。

因此关于摇钱树的研究工作也进展得较为困难,有诸多问题得不到解释,潜藏在波云诡谲的迷雾之中。学界亦难有定论,基本处于不能“望文生义”,只好“看图说话”的状态。

为此,图像意义是研究摇钱树历史渊源的重头戏。

何家山2号墓摇钱树汉绵阳博物馆藏

不过单看摇钱树的外观,其实并不难以理解。摇钱树包含树座与枝干两个部分,树干插于树座之中,呈中空之势,树座与树枝上则大都绘满图案。

在现世发掘出土的摇钱树中,保存较为完好的通常是树座部分,这是由于树座大多使用陶或石制,历时旷远仍得以留存。

相较之下,青铜制成的枝干部分缺乏这样的好运,尤其是那些薄如蝉翼的叶片,往往锈蚀严重,以至于通常成为对摇钱树进行文物修复工作时的“头号病人”。

修复工作者在显微镜与手术刀的加持下,才能清理好铜片上的锈蚀,恢复千百年前摇钱树的原貌。

截图源/陕视新闻

摇钱树树座

欣赏摇钱树,首先从底部的树座读起。

树座如同观赏之旅的序曲,以陶石材质的敦实厚重定下基调,方能更好地烘托一树璀璨是如何轻歌曼舞,邀亡灵升入天国仙境。

彭山飞羊钱树座图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尽管摇钱树的历史极其短暂,但树座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复杂的、并行的转变。有上小下大覆斗型的树座,表面空无一物;也有主题生动鲜明、雕刻纹饰十分繁琐的树座。

总体而言,树座刻画的主题不外乎是西王母、人兽嬉戏、各类吉祥寓意的兽类形象,蟾蜍、熊、羊、龟都是树座的座上宾。

形制最简单的覆斗型树座

忠县盘龙座/羊子山西王母三山座/盘龙式三山座

龟羊座/玄武蟾蜍座/翼兽伏羊座

摇钱树枝干

比起树座,枝叶的刻画则更是繁复细致、美轮美奂,远望之仙气飘飘、金光璀璨。

树枝顶端大多是凤鸟图案。日月朗照,凤鸟衔丸,振翅欲飞,仿佛随时准备引领墓葬中腐朽的灵魂去往仙山高耸的永生之境。

绵阳博物馆藏摇钱树(顶部特写)图源/动脉影

下层主题颇多,最常见取材于西王母所处仙境,以西王母为中心,辅之以天马、羽人、天门、三足鸟、九尾狐等形象。西王母是摇钱树中最为风行的主神,不过也有部分摇钱树的主神为佛,以及在枝蔓上并没有刻画主神而仅有瑞兽的。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摇钱树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比如西王母背后最常见的“天门”,似乎传达着“从此处经过,即可进入昆仑仙境”的意蕴。

茂汶出土“西王母与天门”摇钱树树叶拓片

这些神话传说中的元素似乎都与发财没有直接的联系,反而与古时候人们缺乏科学常识,相信世上仍存有一个美好的天国仙境,祈求升入其中的愿望不谋而合。

的确,这也许正是摇钱树最重要的意涵之一——表达长生,转生,升仙的美好愿望。

这时候我们不得不用放大镜来仔细地瞧一瞧,摇钱树上的钱币是否真的是“钱”。摇钱树悬挂的方孔圆形饰物的确与货币形貌相似,有的“钱币”上还刻有“五株”字样,这与汉代的铜钱确实一模一样。

但还有更多“钱币”上刻着与钱无关的文字,更有甚者,钱面上还刻出复杂组合的圈线符号,如同星象,十分诡秘

绵阳青铜钱树钱币星象图

成都青白江青铜钱树钱币星象图

这些为摇钱树遮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们要为其追根溯源,看看摇钱树究竟是怎么来的。

02

揭开摇钱树的神秘面纱

先民的树崇拜

故事,要从《山海经》说起。

《山海经》中记载,天空是一个硕大无朋的盖子,由东方的扶桑、中部的建木、西方的若木支撑起来。太阳要升到天上,也需要将这些巨树当作天梯,才能爬上去。

这故事是不是听起来有些耳熟?似乎与三星堆闻名遐迩的青铜神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三星堆青铜神树

的确,远古神话中的神树信仰是非常普遍,且一以贯之的。英国人类学家乔治·弗雷泽的专著《金枝》中也提到,各个民族的上古神话中都不乏神树的形象。

从构造上来看,很容易得到推论,同样出身巴蜀之地的青铜神树与摇钱树根出同源,反映了蜀地人民根深蒂固的树崇拜现象。这也许能解释,摇钱树为何只在此地出土。

但仅以树崇拜定义摇钱树,显然是险隘的。摇钱树树身上常见的西王母像与佛像有助于我们从佛道两端来思考,摇钱树还体现了什么。

摇钱树的道教渊源

摇钱树的分布时间范围与早期天师教有一定重合,这成为摇钱树具有一定道教渊源的有力依据。此外,树在道教观念中常作为天地间的通道,是道士成仙的途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就有记载侯道华由松树飞升的传说。

道教神山昆仑山,是传说中西王母的居住地。图源/摄图网

道教也认为,天上的仙境中处处都有树的存在,而这些树与世间的芸芸众生有着相互对应的关系。由此,树能给人长生的观念就深种了。

作为摇钱树上最常见的图像——西王母,也大约在东汉时被纳入道教的神话谱系当中。六朝时,更有道派将西王母当作道教经书的重要传授者。

尽管这些均不能直接证明摇钱树属道教遗物,但能够佐证道教思想在民间传播之深远,已经影响到了摇钱树的铸造细节。

摇钱树的佛教影响

佛教在我国初传时期,主要集中在洛阳、江南、巴蜀三地,而三者中仅有巴蜀地区缺乏当时的文献记载,以至于传播线索模糊不清。

作为巴蜀地区早期佛教遗物中最具有区域特色的摇钱树,探究其佛教内涵,对于研究早期佛教的传播有极大意义。

绵阳何家山、安县,彭山江口,重庆丰都等地都出土了佛像摇钱树,可见端倪。

绵阳何家山摇钱树(局部)

摇钱树树干分节处的佛像,手掌处摆出无畏印,至少可以体现出,当时的工匠把玩过佛教工艺品,佛教工艺品在东汉时已经流入我国。

不过,佛像摇钱树也体现出佛教在最初进入中国文化土壤之时,存在适应期。必然经历一个“依草附木”的过程,通过附着在中国原有信仰之上,才能更为民众所接受。

此时的佛处于“仙佛模式”,也就是说,佛被当时的人看作是一位神仙。

03

摇钱树到哪里去看?

去哪里看现存的摇钱树?这还要从摇钱树的出土说起。

摇钱树在时空分布上都体现出极为集中的特点,时间上集中于东汉,空间上则集中于以成都平原为中心,沿商贸外溢至云、贵等地的西南地区。

成都分道示意图

因此摇钱树也大都藏于出土地当地的文物保护场所,其中,绵阳是首屈一指的。不过也有珍贵的摇钱树在境内外,流传别地收藏。

境内馆藏摇钱树

01/绵阳博物馆

绵阳作为出土摇钱树最多的地区,绵阳博物馆坐拥十多株摇钱树馆藏,形制各有特色。

最值得称道的是绵阳何家山汉代崖墓中出土的一棵摇钱树,其树高大挺拔,富贵典雅,通高1.98米,是全国已知形体最大、内容最丰富、铸造最精美的摇钱树。作为摇钱树的精美之作,曾数度走出国门,让世界人民领略其绰约风姿。

02/四川博物馆

年四川成都市彭山县双江乡崖墓出土摇钱树,通高厘米,陶座高45.3厘米。

摇钱树由陶座和铜树组成,陶座为泥质褐陶,模制,上小下大,呈圆锥体状,中间凸起一空心圆柱(供插铜钱树用)。陶座上浮雕两只神兽,呈叠蹲状。其上之神兽双目突出,头直伸向前,背饰钱纹;其下之神兽,双目瞪圆,头曲颈向下。

近圈足处饰绶带钱纹。树枝干共分五层,并将西王母、天马、朱雀、玉兔、青鸟、乐人分侍于上。

03/江口汉崖墓博物馆

年彭山县江口崖墓出土,高达1.44米,是汉崖墓出土的一棵造型最大、铸工最精、图饰最丰富的摇钱树,被定为国家特级文物。这件国宝年赴日本展出时观者如潮,无不惊叹中国古代精湛的铸造艺术。

该树由铜树和陶座两部分组成,有厘米高,树形像松柏,枝、干、叶均系青铜铸成。树干上缀满了汉代五铢钱并装饰有上百个人物和动物图案。

04/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图源/鞠骁

此摇钱树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水镇,树座为红陶绿釉,树干为四出六层枝叶。

05/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馆藏有大量汉代摇钱树残件,包括不同形制的树座、树枝。

06/南京博物院

图源/Star-anewstart

南京博物院馆藏东汉摇钱树出土于四川彭山崖墓,陈列于历代雕塑馆。

07/云南省博物馆

图源/鸿慈永祜

图源/鸿慈永祜

云南博物馆馆藏摇钱树出土于昭通市桂家园子。目前枝叶与树干分离,平铺于展台上。

海外馆藏摇钱树

08/东京国立博物馆

馆藏摇钱树出土于绵阳何家山墓,底座为绿釉陶质羊乘仙人座,枝干上有龙凤、仙人的形象。

09/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馆藏摇钱树出土于绵阳何家山墓,底座为红陶质羊乘仙人座,枝干上有西王母、力士、象与象奴、朱雀与犬等形象。

参考文献:

[1]张茂华.“摇钱树”的定名、起源和类型问题探讨[J].四川文物,(01):25-29.[2]刘隽.摇钱树及其图像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3]王煜.四川汉墓出土“西王母与杂技”摇钱树枝叶试探——兼论摇钱树的整体意义[J].考古,(11):72-83.[4]高文王建纬.摇钱树和摇钱树座考[J].文物研究.[5]罗世平.早期佛教进入巴蜀的途径——以摇钱树佛像为中心[N].湖北美术学院学报,.[6]周克林.摇钱树与早期道教教义的关系问题略说[J].华夏考古,(03):-.

-END-

编辑

艺旅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