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都市报一个甲子的守望
2023/6/8 来源:不详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77/
方本良包红明摄
年送肥开县
年11月,万县码头
年,长江大桥通车
年的万州
年的万州
年11月,万州港
对结缘摄影60年的方本良来讲,相机已成为他最亲密的伙伴。回望过去,这位老人带着相机,不仅蹒跚穿过万州的大街小巷,也曾多次到三峡,夔门最高的桃子山、巫峡最高的神女峰、西陵峡最高的黄牛岩、鹰嘴岩,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并记录下那一幅幅历史的景象。60年如一日,方本良记录了社会的改革发展,群众的衣食住行,城市的日新月异,特别是波澜壮阔的三峡工程等,都一一装进了他的镜头,累计拍摄照片10多万张。
1.
方本良是重庆忠县人,年,方本良从忠县调到万县日报社工作,从那时起,就开始了他的摄影生涯。“我与摄影结缘,得益于报社的平台。当时自己感觉,报刊上的图片新闻直观、真实、逗人看,让我一见钟情、爱不释手,心生好感。”方本良说,他刚进报社,是以文字报道为主,但是之后“一图胜千言”“百闻不如一见”这些强调图片新闻的词语进入他的脑海,让他逐渐对摄影产生了兴趣。
在之后的工作中,为了把文字新闻和摄影新闻有机结合起来,方本良向亲友买了一部相机,开始学习摄影。从此,摄影在他生活中、工作中,也可以说在他的生命中逐渐升温、发烧,直到现在。
年,方本良退休后,不少人高薪请他,但他都谢绝了。因为有一件事方本良一直挂在心里:年,三峡工程将正式开工,他希望自己能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整个三峡。他认为,三峡工程是造福人类的工程,要淹没的是几千年的文化遗存和古老的城镇,自己在三峡工作生活了一辈子,这些将要淹没的东西,就像是老朋友一样,就是想照张相留作纪念。
为了这一信念,方本良不怕风餐露宿,无惧山路崎岖,克服重重困难。从年到年,15年来,这位老人走遍三峡库区的山山水水,拍摄了从湖北兴山到重庆涪陵的11个县城和西界沱、石宝镇等十多个重点场镇的原貌;系统拍摄了里库区重点历史文化遗存,屈原祠、昭君村、陆游洞、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丰都鬼城、白鹤梁等著名景观。对于一位退休的老人来说,这其中的苦与乐,只有方本良自己最清楚。
“谁能拥有壮丽的三峡?是你,用镜头在记录,用心灵在抢救。”方本良用镜头留存三峡的事迹,被评为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这一份责任感动了整个重庆。
用镜头见证三峡米蓄水
除了拍摄三峡外,方本良还用镜头见证了三峡米蓄水。
方本良告诉记者,年6月1日至11日,三峡工程米水位蓄水。为记录万州老城被库水淹没的全过程,他拿着相机,固定在广场大梯子外一幢楼顶,镜头对着环城路老城,每天下午两点钟(水文站观测水位时间),定时定点,风雨无阻,拍摄一张相同角度,不同水位的照片。并按照片水位,将老城的文化背景、历史故事、被淹现场情景、自己的感受写成日记,与图片融合。11天蓄水写了7篇日记,题目叫《送别老城的摄影日记》。
这组图片和日记,被三峡都市报社举办的蓄水摄影大赛评为一等奖,《西部观察》杂志全文刊载。
用镜头记录万州发展变迁
柑子园、水井沟、南堡坎、杨柳嘴、先农坛、菖蒲溪、两层桥在哪里?儿时戏水的“石琴响雪”在哪里.....这些老万州城的历史记忆都在方本良书房的柜子里,一个个熟悉的地名让人遐想老万州景象,在他拍摄和收藏的一张张照片里。
为让更多人能直观感受到万州的巨大变化,让更多万州人看到今天,不忘昨天。方本良耗费大量时间,没日没夜的对自己50多年来拍摄万州的照片进行整理,并且还收集了近百年来记录万州的一大批老照片,于年出版一本摄影集《图说·百年万州》。
这部摄影集以图片为主,图文并茂地表现了万州近百年城市发展,以不同时期拍摄的照片,新旧对比展现万州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虽然不是万州人,但对万州却有着很深的感情。在拍摄三峡的同时,也记录了万州的历史文化遗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岁月中,自己镜头下,万州的变化可谓一天一个样。”方本良说,他对万州的系统拍摄,始于城市移民迁建开始,老城淹没前的大街小巷,古宅民居,古桥古树,名牌古店,名胜古迹,全都收进了他的镜头,切身感受到万州的巨大变化。
60年的记忆,60年的信念,60年的守望。如今,方本良已经从事摄影六十周年,为了让自己的照片“活”起来,也为了祝贺党的97岁生日,庆祝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位老人又耗费心血,于10月26日在三峡移民纪念馆举办了一次个人摄影展,让更多人通过自己拍摄的照片品味这60年间万州的变迁,为更好的明天而奋斗。
记者向韬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其余均由方本良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