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大咖丨他,唤醒了沉睡千年的镇馆之宝

2023/5/18 来源:不详

                            

忠县将军村花灯坟墓群,传说与三国大将严颜息息相关,而在这里发现了稀世珍宝汉代乌杨阙——那么,它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它为什么被三峡博物馆纳为“镇馆之宝”?在考古发掘项目中,队员们经历了怎样的过往?

李大地,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石窟考古中心主任,扎根考古一线近三十年,作为汉代乌杨阙发掘考古工作的主持者,他曾主持或主要参与了二十余个重要遗址(墓群)考古发掘项目。

刚刚获评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的他,带着故事做客本期“华侨城重庆发布对话大咖”,谈了他对重庆考古未来的希冀与建议。

视频:李聪冲吴汪洋/布视觉

扎根考古一线近30年

在考古工地,他和当地村民是“兄弟伙”

“我最初从事的是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但考古一直对我有种特别的吸引力。”回顾当年“入行”经过,李大地笑称是考古的“神秘”,吸引了自己。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毕业于武汉大学的李大地从区县文博单位调入重庆博物馆,如愿以偿成为一名考古人。

年,奉节上关遗址(发掘区)。受访者供图

进入考古队后,他随即参与到“三峡大考古”的会战中。“那时候的工作环境,是很艰苦的。”李大地回忆,考古队员们就住在村民的简易房中,白天到野外考古,晚上在摇曳的蜡烛和煤油灯光下整理资料。

考古队的入驻,也让很多村民不理解,甚至说发掘古墓葬是“破坏风水”。李大地带领队员们自发做起了“科普人”,科普考古知识的同时也拉家常。

年,丰都石地坝遗址(发掘区)。受访者供图

工地的工人爱抽烟,但条件差,抽的烟往往就是白纸裹的烟叶,抽着呛人,烟丝也直往嘴里钻。有老师傅递了一支给李大地,他没有拒绝,随后工人之间就传开了:这个大学生不矫情,能“打堆”,要支持。

在李大地看来,这样的融洽关系非常重要。村民们淳朴,和他们熟悉起来后,考古队每次需要支持时(如招募工人等),大家都积极响应,前后帮忙张罗。有位老师傅逢人就说,“这群知识分子抽了我的烟的,看得起我,那还有撒子话说。”

作为业务骨干,李大地近30年时间都在考古一线。他主持或主要参与了巫山大溪、丰都玉溪、涪陵陈家嘴、武隆土坎、奉节上关、忠县将军村、丰都秦家院子、开县迎仙村墓群等二十余个重要遗址(墓群)的考古发掘项目。由于工作突出,在年三峡大江截流央视直播中,他还作为三峡考古一线人员代表亮相。

年,忠县花灯坟墓群清理发掘现场。受访者供图

唤醒沉睡千年的汉代乌杨阙

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如何出土的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楼大厅里,静立着一对汉代石阙,它沉默无言,又仿佛有千言万语要诉说。

这对汉阙,就是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汉代乌杨阙。作为这对汉阙现场考古发掘、保护、吊装运输等环节的亲历者,李大地每每经过这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默默地注视着它——20年前的经历,就像昨天才发生,一幕幕浮现眼前。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汉代乌杨阙。李聪冲摄

乌杨,长江边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坐落在离忠县县城约10公里的长江南岸。年6月洪水过后,镇上有一个叫王洪祥的人,发现江边泥土中有一大段刻有怪兽图案的石头——这是不是传说中大禹治水从天上掉下来的镇妖石?

他急匆匆赶回镇上,给忠县文管所拨打了电话。这一通电话,让沉睡千年的乌杨阙得以现世。

阙,古代建于门外两侧的建筑,因“中央阙然为道”得名。汉代建阙之风盛行,有城阙、宫室阙、祠庙阙、陵墓阙等,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汉代建筑已经荡然无存,汉代石阙就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面建筑,显得尤为珍贵。到目前为止,全国也仅发现30余处,堪称珍稀。”李大地介绍说。

年,忠县乌杨阙乌杨阙(发掘区)。受访者供图

资料显示,重庆市考古所当时组建了忠县乌杨阙考古工作队(以下简称乌杨考古队),由时任所长邹后曦担任项目发掘领队、时任忠县文管所副所长曾先龙任执行领队,开展前期调查、发掘工作。年12月,刚刚在北京大学进修完的李大地接到任务,赶到乌杨支援,主持考古工地的文物保护工作。

“当时,考古队对发现地点和周边环境进行全面调查。汉阙所在地点是将军村的花灯坟墓群,当地传说将军村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严颜故里,北京大学考古系也曾对该墓群做过初步调查勘探工作,判断墓群有重要的发掘研究价值。”李大地说,结合各种材料佐证,当时考古队加大考古发掘面积,确保汉阙构件无遗漏。

年,忠县乌杨阙发掘现场。受访者供图

发掘工作正值盛夏,考古现场又是光秃秃的,没有遮挡。白天考古队员顶着烈日,汗水一个劲的往外涌,一不注意钻进眼睛火辣辣的,一阵刺痛,脸晒肿了,开始掉皮。停水了没地洗澡,就到河边随便洗洗。

最终,历时8个月,这个汉阙构件散落区域的田野发掘工作才全面结束。此次工作,共发掘出土包含主阙阙基、阙身、枋子层等石阙构件16件。按照惯例,根据出土地点,将这次发现的汉阙命名为“乌杨阙”。

年,忠县乌杨阙发掘前原貌。受访者供图

考古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希望更多公众市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4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