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区放管服改革升级营商环境激活
2023/2/21 来源:不详本报记者党鹏陈雪波成都报道
近日,成都市双流区航空港片区的一家民办幼儿园的园长需要为园里的食堂变更食品经营许可证。在以往,这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因为涉及不同部门的实地勘验。但让她出乎意料的是,在双流区行政审批局的协同沟通下,相关部门约定同一天时间,来到幼儿园进行现场勘验,让整个流程大大缩短,为她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从1.0版到4.0版,成都的营商环境持续迭代升级,特别是近年来,成都持续坚持建圈强链,完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区域经济中心,以先进制造业做强支撑,推动新经济新赛道加快布局,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身处成都的双流区也聚焦市场开放、办事体验、项目建设、监管机制创新、法治保障五大领域,同步开启了营商环境建设4.0版。在多方努力之下,双流区的营商环境屡获殊荣。双流区已经连续四年荣获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年全国排名升至第14位;连续两年在成都市营商环境考核中位列全市第5,跻身优异档次。
正是基于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激活了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落户双流区。《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截止到今年10月31日,双流区市场主体已经达到16.58万户,其中企业4.9万户,占到市场主体总量的29.65%,较年底提升了2.23个百分点。
跨区域创新:打通跨省快捷通道
“我只是来碰碰运气的,没想到就顺利办成了。”重庆非常蓉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学梅告诉记者,她在成都双流的时候,业务需要在重庆市忠县开设企业,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她不能前往办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来到双流区政务服务大厅企业开办专区,“川渝通办”窗口行政办事员告诉她,现在在双流就能办到重庆的执照。
根据指导,周学梅通过重庆市“渝快办”App上的“川渝通办”平台填报上传拟设企业信息,提出异地受理申请。接着,双流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管理科立即联系重庆市忠县政务服务大厅,忠县市场监管局当日即审核通过,将营业执照寄递到了双流区政务服务大厅。如此一来,周学梅足不出双流,就顺利地拿到了盖有重庆市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电子印章的营业执照。
今年8月29日,国务院召开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双流区已经将“放管服”改革落实到了服务企业的细枝末节。
在双流区,像周学梅这样深刻体验到“简洁版”办事流程的人,不在少数。在贯彻落实省市签署的项“川渝通办”事项任务基础上,双流区又与重庆渝北区、忠县实现了27项政务服务事项“川渝通办”。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通办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开辟审批服务“绿色通道”,设立“川渝通办”专窗,利用“金牌管家”帮办代办进行兜底,全面推进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三种办理方式并存,用“快递跑”取代了“群众跑”。自年成都市与重庆市实现“川渝通办”以来,双流区已经有项事项可与重庆市实现“川渝通办”。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CEO、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像“川渝通办”这些为企业服务的利好措施,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走深走实的一些具体的改革手段。通过这些措施,川渝地区在省级的一些服务又像回到了一个大家庭,这对行政效率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市场主体也能够感受到体制优化改革给他们带来的便捷体验。
顶层设计变革: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米”
“我们在‘企业咖啡时’的沟通很顺畅,企业反映的需求和建议也非常受重视。正是因为政府提前给予了很多细致指导,我们到正式办手续的时候才能那么顺畅。”上述幼儿园园长曾是双流区“企业咖啡时”的体验者,受益于双流区推出的“证照联办”改革服务,她的幼儿园在今年5月份招生时间到来之前办齐所有手续,随后通过宣传推广在9月份顺利迎来了第一批多位小朋友。
“企业咖啡时”是双流区为政企沟通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这个活动今年已经开展了场,其中主活动5场,子活动场,累计收到企业诉求件,办结率%,满意率达到98.64%。此外,双流区还通过“市民茶话吧”“科创菁英汇”等形式来推动政企、政民沟通,实现了面对面、“零距离”的无障碍交流。
为了进一步完善服务企业的机制,真正将企业服务到位,双流区从体制机制、顶层设计、服务质效、市场秩序、政企关系等角度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放管服”改革举措。比如,双流区出台了《成都市双流区落实〈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年工作要点〉重点任务分工表》《成都市双流区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工作方案》等文件,将权力事项、监管事项进行分类改革。
据双流区行政审批勘验会审中心主任李可介绍,双流区在营商环境的顶层设计方面做了很多功课,为了打造营商环境4.0版,双流设计了条深化改革任务,到今年11月底任务已经完成了88.9%。以此来为市场主体铺路,激活市场主体。
“政府体系下放到基层以后,很多流程都提速了。为企业、群众服务,就是要做到快捷办、就近办。现在准生证、老年证这些证件,在社区就可以办理了。”李可举例称,政务服务大厅的很多服务已经下沉到了社区,让服务来到“最后一公里”,但这些依然没有让提升服务效率的脚步慢下来。一些商业综合体开业的时候,双流区就将服务台前置到商场里,为商家办理营业手续,这些举措很受商家欢迎。如此一来,双流区的政务服务水平又进一步提升到了“最后一米”。
激活市场活力:布局长远改革战略
落户双流区的一家知识产权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双流区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打造对标国际的一流营商环境,通过平台化、市场化等手段助推新基建、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成长环境。
但如何将双流区的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留下,依然是一个长期挑战。为了将“放管服”改革落到实处,双流区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划,其中包括了完善工作机制凝聚更强大合力、推动“放管服”改革取得更大突破、推进政务服务效能实现更大提升、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实现更高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双流区即将制定营商环境5.0版政策。以更具双流特色的5.0政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典范城区。
政务服务没有终点,双流区的营商环境打造依然有很多路要走。汤继强指出,在“放管服”改革的过程中,政府还要厘清管理的边界,提升服务水平和能级,做到仔细倾听、对症下药,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急需的服务。
年,双流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较年增长67.4%,主导产业产值突破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亿元,外贸进出口达亿元,分别是年的2.5倍、3.6倍。随着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陆续落地,双流区的航空、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正在优秀的营商环境的培育下,借助平坦的跑道,迎风加速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