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地图上这块飞地当年差点划给了忠县

2022/8/8 来源:不详

哪家白癜风医院权威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打开忠县地图,细心的网友会发现:忠县境内有一块地方(A地)属于丰都,而丰都境内也有一块神秘的地方(B地)属于忠县,忠县还有一个地方(C地)为一线延入三面皆入丰境包围。

A地现为丰都县董家镇龙头寨村,小地名有李家寨、余家山、烂泥沟。

B地现为忠县拔山镇插花社区3组,小地名叫白果树湾。

C地现为忠县拔山镇插花社区,小地名有万家湾、万家冲、杜家院子。

那么A、B、C三地是什么原因形成?背后有什么故事呢?本期小编将为你逐一解密。

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插花地和飞地?

插花地:属于甲县之地,并不因天然界线,而伸入于乙县境内,致使两县间界域成为穿插不整形状,其伸入之地段因形势狭长,致三面均与乙县辖境毗连。飞地:属于甲县管辖之地而在乙县境内,其四面均属乙县境界,独该地属于甲县。

▲飞地和插花地示意图

据此判断,我们一开始所说的A地和B第属于飞地,C地属于明显的插花地。

西南地区的插花地和飞地的形成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有土司制度、山形地势及统治者为相互牵制人为制造犬牙交错的局面。而关于忠县拔山镇在丰都境内的飞地B,小编在采访插花社区书记杨健康后得知了这样一个故事:家住白果树湾的民办教师李继武曾经对他讲过,据传在清朝时期这块地属丰都管辖,由于当时丰都向村民征收公粮和其它款项比忠县高,村民向丰都和忠县双方申请,自愿退出丰都投入忠县,地界由当时忠丰两地居民宰鸡头,用鸡血划界分割。

关于丰都县董家镇在忠县境内的飞地A(龙头寨村)是如何形成的,如有知道的网友可以在文末留言。

飞地是行政区划中的不正常现象,对行政管理、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均产生了很大影响。(产生了哪些影响请看文末留言,网友评论很精彩)

在民国25年四川省地政委员会曾督促各县开展整理飞地工作,第一次督促并未收到实效。各县都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大多数县隐匿不报的原因多半是考虑到本县利益,不愿据实呈报,以免损害本县利益。

后民国27年四川省地政局在《为各县境内之飞地应均转在地之县管辖令饬遵照办理并将遵办情形具报备查一案由》里又明确提出“兹为便于各该县管理起见,凡某县插花脱壤地段,飞寄他县境内者,即划归他县管辖,其地粮额若干,每两各征若干,仍各照原县旧额征收完纳,其插花嵌入他县,原县不易管辖者,均先行改划,其余犬牙交错之地,尚非无法管理者,均暂仍旧,以免变更太大,转滋纷扰”。明确了对于飞地,划归他县管辖;对于插花地原县不易管理的,均应改划;对于犬牙交错之地,尚非无法管理者,均暂仍旧。这就使整个插花飞地划拨治理工作灵活可行,紧贴实际,既推动了插花飞地治理,又顾忌了多数县的利益问题。于是在这些措施影响下,丰忠两地插花飞地治理工作正式推进。

民国30年忠县派指导员张孝夔,丰都派科员熊伯皋于11月10日会同查勘丰属飞龙镇飞地情形,据30年11月21日丰都县政府在《为据派员奉令已往飞龙镇会勘插花飞地一案具复转请查照由》中呈称“惟忠县庙垭乡乡长杜俊甫报称丰都所辖滥泥沟钟家院子等处飞入忠县各地纯系犬牙交错并无调整之必要及忠县飞入丰都之白果树湾应予划拨丰都管辖外其它忠县飞入丰都境内地则有大柳树乡之石磐头飞龙镇之万家湾杜家院子及殷家岩一带等处均系一线延入三面皆入丰境包围依照省颁整理各县插花飞地办法悉应划丰都管辖,徒以忠县所派会勘委员爽约不到彼此一味争执相持竟日迄无结果…丰都县根据忠县庙垭乡长杜俊甫的话认为丰都滥泥沟钟家院子等处不必调整,而忠县飞插入丰都各地则需调整。

民国31年3月24日,丰都县政府奉四川省政府第三五号训令就丰都县政府30年11月21日所提忠丰划拨方案第四条“忠属殷家岩檀木寺杜家院子万家湾白果树脚应划入丰都飞龙乡管辖”与第五条“丰属飞龙乡之坪山张家山及钟家院子一带飞入忠县庙垭乡应划庙垭乡管辖”中订期31年4月25日派指导员辛自雄与忠县第三区区长杨威展开殷家岩飞插情形会勘。

民国31年4月29日,忠县三区区长杨威会同丰都指导员辛自雄及忠县庙垭乡长并保甲人员等履勘殷家岩坪山各处飞地后,呈复称“殷家岩坪山各处虽有地域插花均属完整境界,而飞地遍查俱无,经众检讨,各管原界,实无调整之必要。

民国33年6月14日四川省政府在民一字第一二三五六号训令指示:“该县庙垭乡等处图说既经会同丰都县府派员勘明无法调整应即会衔丰都县府绘具图说呈报查核”,所以殷家岩坪山等处插花地最终没有调整,仍归忠县管辖。

由于小编是当地人,凭借多年掌握的信息,在图上轻松地描绘出了两县的大致分界线,并标注出了上文提到的几个重要地名。

滥泥沟即烂泥沟,在今丰都县董家镇龙头寨村,在本文所称A地。

坪山即坪上和张家山、钟家院子在今丰都县董家镇石龙门村。

万家湾、杜家院子在今忠县拔山镇插花社区,在本文所称C地。

殷家岩即阴家岩,檀木寺即檀林寺现属于忠县拔山镇三新村。

综上,本文一开始所提到的飞地A(龙头寨村)、飞地B(插花社区白果树湾)和插花地C(插花社区)三地,当初均被判断为插花地,双方以“地属插花,无调整之必要”而不了了之。

而明明是飞地却判断为插花地,这后面或许另有原因:1、查勘人员的客观失察,导致将飞地判断为插花地。2、丰忠两地官员达成默契,为了各自利益故意为之。但小编更倾向于是第2种原因。(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请文末留言)

忠县拔山镇南部的插花社区,与丰都县董家镇接壤,幅员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亩,户籍人口余人。

插花社区境内林木繁茂,山野林间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山坡、田园、池塘、稻谷、蔬果、野草、道路、桥梁、村庄,恰是一幅天然的乡村风情画。

▲拔山镇插花社区居民点与丰都县董家场镇融为一体

拍摄杜小波

居委会办公地紧邻丰都县董家场镇,居民逐渐移居场镇附近,已成为董家场镇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社区共有民营企业3家,个体工商户40余户,商贸从业人员70余人。

插花社区与董家镇水巷子社区、大垭口村地域互相交织,产业兴旺,特色明显,就像插在边远乡村的一枝花。(完)

本文由杜小波原创,所参考资料如下:

丰都县政府:《为据派员奉令已往飞龙镇会勘插花飞地一案具复转请查照由》,重庆市忠县档案馆藏,民国三十年十一月,档案号:01-2-,第75页。丰都县政府:《函复四月二十日会同忠县县政府查勘任家乡之张家湾等地飞插情形由》,重庆市忠县档案馆藏,民国三十一年三月,档案号:01-2-,第页。忠县三区区长杨威:《为会勘一事遵令具报由,重庆市忠县档案馆藏,民国三十一年四月,档案号:01-2-,第页。四川省政府:《据报该县与各邻县飞插地段会看情形及调整办法请鉴核一案分别核示仰遵照办理由》,重庆市忠县档案馆藏,民国三十三年六月,档案号:01-2-,第98页。潘艳丽《晚清民国时期丰都、石柱、忠县三县之间飞地研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